马克思主义如何理解“科学”

2023-02-20  来源: 学习时报 作者: 李双套

  “科学”并非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概念,我们可以说马克思是历史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一般而言,我们不能说马克思是一个自然科学家。但我们经常将“科学性”与“实践性”“人民性”等并列,用以表述马克思主义所具有的理论特性,如以“科学理论”指称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把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称为“科学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称为“科学世界观”。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性?在马克思的文本中,“科学”的内涵是什么呢?

  首先,科学即知识、学问。马克思、恩格斯将自己的理论体系称为“历史科学”“真正的实证科学”。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中,他们提出:“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在思辨终止的地方,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开始的地方”。学界有学者根据这两段马克思、恩格斯的自述,将马克思主义称之为“历史科学”和“真正的实证科学”,也有学者不认可马克思主义科学化的论断,认为马克思主义不是“科学”,而是“哲学”。马克思主义到底是哲学还是科学呢?这就需要界定什么是“科学”。在英文中,“科学”概念发生过语义变化。英语中的科学(science)源于拉丁语“scientia”,在中世纪,“scientia”的根本含义是“知识”,所以,“science”更为基础的内涵就是知识(knowledge)和学问(learning)。在近代学科分化以前,所有的知识都是哲学。源于拉丁文的“科学”和源于希腊文的“哲学”(爱智慧,philosophy)词义相近,都是指知识、学问。牛顿力学标志着近代物理学的诞生,也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但是牛顿的经典力学著作叫《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他用的是“自然哲学”,而不是“自然科学”,他不认为自己是研究science的,他认为自己是研究philosophy的。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英语中“自然哲学(naturalphilosophy)”和“自然科学(naturalscience)”逐步分化,分别用于表达对自然进行形而上学思考而获得的知识和对自然进行实验或实证研究而获得的知识。19世纪以后,大多数时候,科学(science)被用以特指自然科学,也就是说,其知识、学问的内涵在淡化。虽然在淡化,但并不是完全消失,如我们将“Politicalscience”翻译为“政治学”或者“政治科学”,在这里,“science”仍具有知识和学问的内涵。在中文语境中,虽然也有“哲学社会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等概念,但“科学”主要是指自然科学。因此,中文的“科学”内涵比英语的“科学”内涵要窄。在《形态》中,马克思使用德文单词“Wissenschaft”来表述“科学”。和“science”一样,“Wissenschaft”也兼具知识、学问和自然科学两种内涵,其“知识,学问”内涵也在逐渐淡化。和“science”不同的是,“Wissenschaft”的词根“Wissen”含义变化不大,作名词时,其含义仍然是知识和学问的意思,如马克思用“wirklichesWissen”表述“真正的知识”。马克思在使用“历史科学”和“真正的实证科学”概念时,他是在“知识、学问”层面讲述自己的理论。在这层意义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主要是指马克思主义是知识、学问、智慧。

  其次,科学即规律。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马克思、恩格斯的贡献在于使社会主义从空想走向科学。马克思是如何推动社会主义从空想走向科学的呢?长期以来,我们认为空想社会主义的错误在于其“空想性”,而“空想”就是指只“想”不“干”或者“想得多干得少”,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它的实践性,即注重“干”。这是对空想社会主义的误解,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误解。空想社会主义的错误不在于只“想”不“干”,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也不等于又“想”又“干”。事实上,和科学社会主义一样,空想社会主义也是既有“想”也有“干”。比如,1824年,在美国印第安纳州,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就购买土地,创办了“新和谐公社”。“新和谐公社”中的生活是这样的:在生活上,全体公社成员人人平等,共同劳动,共享劳动成果。在教育上,教育与劳动相结合,5岁到7岁的儿童无条件入学。8岁到10岁的儿童,除学习外,还要参加公社的必要劳动。12岁以上的青少年,在学习外,还要在工厂学习一定的手工技能,以便为将来参加工作做准备。在分工上,全体公社成员都参加劳动,有的在工厂劳动,有的在农田从事农业生产,有的参加脑力劳动,有的从事公社的保卫工作,有的负责产品分配,有的负责管理、组织和领导各个部门的生产工作等等。这样,“新和谐公社”所有成员各司其职、各尽所能,共享幸福生活。按照欧文的理想:全体公社成员共同劳动,共享劳动成果。但是由于干多干少一个样,公社成员的思想觉悟不一,导致生产效率低下,公社产品短缺,供不应求。另外,公社成员自愿选择是从事体力劳动,还是从事脑力劳动,导致有的工作抢着干,有的工作无人愿意干。最终,“新和谐公社”在苦苦支撑了不到4年后,宣告破产。可见,空想社会主义者并不是没有实践。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有没有“干”,而在于“想”得对不对,空想社会主义的“想”是“空”的,不符合科学规律,建立在这样的“想”基础上的“干”只能以失败告终。马克思将唯物史观作为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为社会主义奠定了科学基础,社会主义成为服从规律的存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因此,社会主义的“干”之所以成功,原因在于“想”的科学。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主要是指马克思主义符合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

  再次,科学即科学观点、科学立场、科学方法。科学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性。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除了体现在基本观点的科学上,还体现为其立场和方法的科学。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离不开实践性。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完全正确,但是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即马克思主义具有实践性,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来源于实践,正因为马克思主义所具有的实践性展现出其科学性。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来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离不开人民性。科学的理论是真善美的统一,真离不开善,理论的科学性离不开它的价值取向。马克思主义既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又鲜明地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正因为马克思主义所具有的人民性展现出其科学性。从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来说,马克思主义给我们提供的不是教义,而是行动的指南,作为行动的指南,马克思主义给我们提供的主要是方法,有了正确的方法才有科学的理论。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指向的是实践性、人民性和开放性。

返回首页>>

责任编辑:李士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