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之光

理论微信 新浪微博 山东手机报·移动客户端 大众网

大众网>首页>理论头条

实现“稳中求进”要“多管齐下”

2017-03-20来源:学习时报作者:

  作者: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 执笔:韩保江、陈启清、邹一南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之年,更是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年。做好2017年的经济工作,必须牢记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在稳的前提下有所进取,在把握好度的前提下奋发有为。

  稳与进辩证统一

  近年来,受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和国内经济“三期叠加”等多重因素影响,我国经济增长面临较大压力。“稳”是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务实选择,也是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安定有序的必然要求。2017年必须坚持稳字当先,深入贯彻落实“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产业政策要准、社会政策要托底”的宏观调控政策思路。求稳绝不是无所作为、不能作为,而是要在把握好度的前提下奋发有为、知难而进、以进促稳。保持我国经济“稳中求进、稳中向好”的态势仍然需要各方面的奋发进取,撸起袖子加油干。

  以进取的心态对待增长速度。经过近些年的努力,过去那种不分地方过度重视GDP的现象得到了纠正,但是不唯GDP并不等于不要GDP。倘若GDP增速过低,则就业、民生等方面的问题就会产生压力。根据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到2020年GDP翻一番的目标,未来几年我国的GDP增长率不能低于6.5%。因此,必须树立底线意识,确保经济实现不低于6.5%的增长,进而为稳就业、稳增收奠定物质基础。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有大作为。我国经济增速下行,供过于求,经济发展质量不高,虽有周期性、总量性因素,但根源是重大结构性失衡。而这些重大结构性失衡虽有政策上、工作上的一些因素,但根源又在于一些方面体制机制不合理。因此,必须用更大的力量进行“三去一降一补”,淘汰落后产能,整顿过剩产业,清除各种性质的“僵尸企业”。

  用更大的决心和魄力推进改革举措落地。改革是一场突破利益藩篱的革命,不可能没有阻力。消除阻力的最好办法,就是以更大的勇气推进改革。通过改革让人民群众提升获得感和幸福感。要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扭住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不放,啃下最难啃的硬骨头。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2017年经济工作的重头戏。当前我国经济结构性失衡,表现为供给侧结构性过剩与不足并存。因此,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体制机制改革为抓手,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用“两只手”来提高供给质量,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继续深入实施“三去一降一补”。去年以来,我国经济保持稳定增长,各项经济指标开始回升,企业利润迅速改善,结构调整成效明显,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等层出不穷,因此,一些地方和部门继续推进“三去一降一补”的压力和动力都有所放缓。尤其是随着去产能深入推进,一些工业品和原材料价格回升,部分产能过剩行业利润也迅速回升,企业主动去产能的动力会更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的阻力会更大。我们认为当前要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推进“三去一降一补”,要针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症施策,去产能要更加坚决,要更加注重市场力量,严格执行环保、能耗、质量、安全等标准推进新旧产能替换;去库存要更加注重因城施策,着力化解一、二线城市和三、四线城市之间的分化所带来的矛盾冲突;去杠杆要更加注重平衡好“去”和“稳”的关系,注重提高债务的经济增长效应;降成本要更加注重宏观税负,可筹划实质性降低部分税种的税率,使企业成本有明显下降;补短板要更加注重人民群众的需求,切实抓住人民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集中力量投资破解。

  抓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振兴实体经济和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三个新的重点。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稳则经济稳、社会稳。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突出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突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突出农村土地等生产要素有序流动,从而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脊梁,是强国之本、富民之基,必须搞好。实体经济振兴既要从企业内部着手,降本增效,引导企业致力于提高产品质量和核心竞争力,建立企业基于创新、品牌、品质等基础上的独有的比较优势;同时也要从外部入手,通过各项政策改变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比较收益,为实体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要针对一、二线和三、四线城市分化的现实因城施策,建立一、二线城市和周边三、四线城市之间协同发展机制。

  挖掘要素潜力,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从供给角度看,一国经济增长主要由劳动、资本、技术等要素决定,很多研究表明,我国劳动、资本、技术潜力巨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注重把这些要素的潜力释放出来,以保障经济中高速增长。劳动潜力的挖掘一方面要在现有生育政策框架下实施积极的鼓励生育政策,另一方面要加大教育投入,提高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劳动者素质。资本潜力挖掘要注重优化资本有效配置。

  我国资本存量规模巨大,但是配置效率比较低,在内部要更加注重通过市场来配置资本资源,在外部要积极鼓励资本跨境投资,在全球范围内将资本配置到效率更高的区域。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要聚焦提高劳动生产率,通过培育技能人才、提高资本劳动比、加大设备投资等提升劳动生产率。

  突出重点领域改革,激发内生增长动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途径是深化改革,改革就是要完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体制机制。为此要推进市场化改革,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要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按照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明确政府和市场的边界。继续深化国企国资改革,进一步明确国有企业功能定位,强化激励约束机制,分类施策,提高企业市场化、国际化水平。加快推进混合所有制发展,把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优势都发挥出来。加强产权保护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对财产权的保护,推进产权保护法治化。要稳妥推进金融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利率、汇率等金融价格形成机制改革;适当增加民营金融机构发展,促进金融机构间的有效竞争;加快资本市场发展,创新资本市场融资工具,加快推进注册制改革,鼓励企业更多从资本市场获取资金;完善政策性金融体系,加强对金融服务薄弱领域的金融覆盖,发展普惠金融;尽快推进金融监管体制改革,以适应更加复杂多元的金融体系。

  推进需求侧总量性和结构性“双扩张”

  适度扩大需求,保持一定的需求张力,既可以推动经济稳定增长,也可以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造良好条件。经过多年扩张,我国需求总量虽然已经很大,但在结构上仍然有潜力可挖。从总需求看,投资规模大潜力小,但消费潜力巨大;从投资、消费、出口内部看,民生、环境、农村、地下等领域的投资仍然不足,消费升级和新兴消费潜力巨大,服务贸易仍是出口的短板,这些都可以作为推进需求侧结构性扩张的重点。

  优化投资结构,保持投资合理增长。投资在我国经济增长中一直发挥着关键作用,继续发挥这一作用需着力于提高投资的边际效益,为此在稳定投资规模的前提下要更加注重优化投资结构,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调整投资方向,实现四大转变:一是由侧重投资于“物”向更注重投资于“人”转变。要改变过去只见物不见人的投资方式,把投资重点切实转向教育、医疗、养老、环境等关乎人的全面发展的民生领域。加强教育、卫生、文化、社保等社会事业建设,开展全国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提升行动,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工程,以标准化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针对当前特别突出的医疗供需矛盾,扩大医疗专业招生规模,新建一批三甲医院。大幅增加农村6000万留守儿童和城市农村之间4000万钟摆儿童的教育投入、身心健康投入。二是由侧重投资于“城”向更注重投资于“乡”转变。加大力度实施“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的“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以更大力度继续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建设一批高标准的精品村。扩大对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使农村居民能够享有城市居民的便利,既要加大传统的农田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也要适应农民新需求和社会新发展加大环境卫生、文化、网络通信等方面的投资。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扩大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工程投资。三是由侧重投资于“地上”向更注重投资于“地下”转变。地下管廊建设关乎城市可持续发展,要继续加大城市地下管廊建设,提高地下管廊建设标准,打牢城市百年根基。四是由侧重投资于“金山银山”向更注重投资于“绿水青山”转变。将环境污染治理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实施水污染、土地污染、大气污染等环境综合治理重大工程,加快建设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工程、耕地治理修复工程等环境治理基础设施工程。加大在城市和美丽乡村建设中的环境投入,打造优美的人居环境。

  推动消费升级,保持消费稳定增长。经过近几年的结构性改革,消费已经取代投资成为我国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动力,2016年,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4.6%,中国经济出现消费稳则经济增长稳的态势。收入决定消费,收入的增长推动消费的增长。要保持消费稳定增长,就要一如既往提高居民收入,不仅要提高居民当期收入,而且要稳定收入预期,提高居民持久性收入。此外,也要挖掘消费新增长点,促进消费增长。在保持基本消费稳定增长的前提下,促进消费升级,向新消费要增长,促进健康、养老、文娱等服务消费快速发展,发展个性化、多品种、定制式的消费。

  积极扩大开放,推动出口恢复增长。2016年我国出口下降0.9%,带动净出口下降,成为经济增长的限制因素。为此,今年必须实施更加积极的开放政策,努力推动出口增长由负转正。服务贸易是我国出口短板,亟待提升,可通过出口金融支持政策扩大服务贸易。加强出口信用保险和出口融资的双重支持,向服务贸易企业制定出口便利措施和提供专项贷款额度,加大出口融资支持帮助企业获得订单。同时要将“一带一路”沿线区域培育成为出口重要对象。继续推动“一带一路”上铁路、公路、航空、航运、电力、通讯等重大项目建设,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实施积极的进口政策,通过进口提升贸易对手国的消费能力和对中国产品的需求,以进口带出口。继续加大对外投资力度,在对外直接投资中鼓励采购中国设备和产品,实现投资带动出口。实施更加积极的引进外资政策,更好发挥外资在出口中的重要作用。

  注意防控系统性风险

  实现2017年“稳中求进”的各项目标,还必须把威胁到稳定和发展的各种风险管理好、防控好。必须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下决心处置一批风险点,着力防范资产泡沫,提高和改进监管能力,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今年要在防控以下三类风险上下功夫。

  防控汇率风险。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并不支持人民币汇率贬值,但市场上人民币汇率贬值预期较强,再加上美联储加息,给人民币带来了重大的贬值压力。贬值不可怕,可怕的是贬值引起的资本流动,资本的大幅进出将带来资产价格大幅波动,进而引发机构资产负债表损失甚至引发经济金融危机。防控汇率风险一方面要打消人民币贬值预期,稳定人民币汇率水平,另一方面要把工作做到管控非正常资本外流上,管住资本。

  防控房地产泡沫风险。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价格保持持续上升态势,目前一线城市房价已经上升至比肩甚至超过国际大都市水平,普通百姓难以承受。房地产价格过快上升吸引大量资本进入房地产领域,房地产市场自我膨胀,容易绑架一国金融体系和经济发展。必须对房地产价格的过快上涨进行控制。管控房地产泡沫风险既要在房地产市场上着力,通过“控需求”和“扩供给”双向发力,控制非自住性需求,加大房地产供给,满足民众正常住房需求;也要跳出房地产市场,控制好流动性过快增长,引导流动性向制造业和其他资产市场流动,以此缓解资本追逐房地产进而形成的价格上涨压力。

  防控金融过度膨胀的风险。金融危机后,实体经济收益率持续下行,大量资金在金融领域自我循环自我膨胀,金融系统越来越庞大,越来越复杂,难以看清,难以驾驭。同时金融创新也层出不穷,金融和技术紧密结合,一些新兴金融业态由于缺乏监管也在形成新的风险点。因此必须对金融系统进行全面排查,在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领域清除一批风险点,消除潜在的隐患。同时尽快完善金融监管体制,适应金融混合和复杂性不断提高的这一现实,适时建立大一统金融监管体系,提高和改进监管能力。

初审编辑:牛乐耕

责任编辑:李士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