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之光

理论微信 新浪微博 山东手机报·移动客户端 大众网

积极推进山东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17-02-07来源:大众网作者:徐加明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中国农业发展也出现一些新情况,农业的主要矛盾已经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着力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则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方面。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把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新的历史阶段农业农村工作主线,提出要坚持新发展理念,协调推进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加强科技创新引领,加快结构调整步伐。

  在今年山东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省长郭树清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提出的腾笼换鸟和凤凰涅槃的指示要求,进一步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狠下功夫,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型。山东省作为全国农业大省和粮食主产区之一,农产品供给结构也存在诸多问题,突出表现为粮食供给存在品种间不协调、品种内产品升级换代问题,水果、蔬菜发展过程中存在品种趋同、生产规模较小、品种改良和新品种研发相对滞后等问题,肉蛋奶生产过程中存在饲粮、饲草型养殖比例不协调问题,棉花生产存在效益下滑过快、油料生产存在粮油争地等诸多问题。推进山东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变化,以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给为主要目标,以提高农业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根本途径,优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

  第一,保障粮食有效供给。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中国人的饭碗要装中国粮食”、“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总要求,山东作为全国粮食主产省之一,必须高度重视粮食生产,通过深入推进粮食高产创建,完善各项基础设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实现藏粮于地;通过开展粮食增产模式攻关,加强农机农艺结合,加快高产稳产品种研发和推广,实现藏粮于技;通过推进农业补贴改革,提高农业保险覆盖面,加大粮食大县奖补力度,提高农民种粮和地方政府抓粮积极性,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

  第二,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必须按照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的要求,不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建设,全面提高农业装备和信息化应用水平,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强化科技支撑能力,加快构建起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才能确保山东农业在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农业现代化上走在前列。

  第三,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农村改革创新是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的动力源泉,努力破除制约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把土地确权登记颁证作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突破口,通过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改善和加强农村金融服务,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同时,不断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建设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建立城乡要素平等交换机制,增强了农业农村的发展内在活力。

  第四,加大农业投入。必须坚持将财政支出重点向农业农村倾斜,继续增加和优先保证财政对农业农村的支出。同时,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完善强农惠农政策,健全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装备建设,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不断创新农业投入机制,采取产业资金、贷款担保、融资增信、股权投资等市场化手段,撬动社会资金投入,放大财政资金支持效力。

  第五,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采取有效措施,把耕地、水资源等农业发展的根基和命脉坚决保住,做到新账不再欠、老账逐步还。按照中央提出的“减、退、转、改、治、保”六字诀,加快构建农业生态修复、改良机制,深入实施耕地质量提升规划,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严格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进退耕还林还果,加强湿地保护恢复和综合治理,实施渔业资源修复行动,在高点上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六,稳步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确保城乡居民吃得安全、营养、健康,既是社会进步和消费升级对农业发展的期待,也是农业转变发展方式、增创新优势的潜力所在。要时刻绷紧农产品质量安全这根弦,严格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加快追溯体系建设,提升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确保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不出问题。

  作者:山东省委党校经济学部 徐加明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李士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