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理论自信 推进理论自强

2021-09-06  来源: 人民日报 作者: 张浩

  100年来,我们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伟大自我革命和党领导的伟大社会革命,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1938年,毛泽东同志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40多年后,邓小平同志强调:“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回望党的百年历史,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洞察时代大势,把握历史主动,进行艰辛探索,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在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指引下,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

  历史和现实表明,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完全正确的,也是我们党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成功经验。新的征程上,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研究,更好坚持和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自信自强、守正创新。

  理论自信是理论自强的前提和基础,理论自强是理论自信的目的和落脚点。只有坚定理论自信才能实现理论自强,只有实现理论自强才能更好坚定理论自信。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首先要坚定理论自信。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是指导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科学真理。我们党的理论自信,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真理性基础之上,建立在实事求是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基础之上,建立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取得巨大成就基础之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和精神实质,是当今时代最现实、最鲜活的马克思主义。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全方位、开创性历史成就,发生深层次、根本性历史变革,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坚定理论自信,必须高举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地位不动摇。新时代推进理论自强,应围绕人类共同面对的难题提出中国理念、中国主张、中国方案,更好用中国理论解读中国实践,更加鲜明地展示中国思想、中国智慧,让世界了解“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不断提升中国学术理论的国际影响力。

  知常明变者赢,守正创新者进。守正与创新各有侧重,也是辩证统一的。守正是创新的基础和根本,创新是守正的路径和发展。守正,要求我们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尽管今天我们所处的时代同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马克思主义所阐述的基本原理仍然是正确的。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这一根本问题上,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同时,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只有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才能更好坚持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恩格斯说过:“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我们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础上,根据中国具体实际的发展变化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自信自强和守正创新是有机统一的,二者相辅相成、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一方面,守正源于自信。我们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之“正”,源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坚定自信。正是因为始终对马克思主义保持坚定信心、对社会主义保持必胜信念,我们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参天大树之根本、党和人民不断奋进的万里长河之泉源。另一方面,创新才能自强。实现理论自强,在于不断探索时代发展提出的新课题,不断回应社会发展提出的新挑战,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不断取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成就,这样才能真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

返回首页>>

责任编辑:张琨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 习近平法治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的原创性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理论层面上,习近平法治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集成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法治[详细]

    08-25 14-08 光明日报 分享
  • 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

    2020年11月召开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确立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指导地位。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法治思想展现出科学缜密的逻辑架构,实现了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的辩证统一。习近平法治思想以马克[详细]

    08-25 14-08 光明日报 分享
  • 在新的伟大斗争中赢得胜利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进行伟大斗争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勇于战胜一[详细]

    08-25 14-08 人民日报 分享
  • 实现伟大梦想就要顽强拼搏不懈奋斗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实现伟大梦想就要顽强拼搏、不懈奋斗。”历经百年接续奋斗,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开辟了伟大道路、建立了伟大功业、铸就了伟大精神、积累了[详细]

    08-25 14-08 人民日报 分享
  • 勇于战胜一切风险挑战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和我国[详细]

    08-25 14-08 人民日报 分享
  • 伟大建党精神的价值意蕴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一百年来,[详细]

    08-23 10-08 光明日报 分享
  • 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需要把握的几对重要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详细]

    08-23 10-08 光明日报 分享
  • 从正史修撰看民族交融的历史进程

    在中国古代历朝所修的正史中,唐朝初年所修八史即《梁书》《陈书》《北齐书》《周书》《隋书》以及《晋书》《南史》《北史》和元朝后期所修《辽史》《金史》《宋史》,是在朝廷主持下的两次大规模修史活动,其修撰所得共十一部正史,近于今日所见“二十四史”的半数。[详细]

    08-23 10-08 光明日报 分享
  • 深刻把握党史学习教育的落脚点

    学史力行是党史学习教育的落脚点,要把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的成果转化为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实际行动。我们要坚持学史力行,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同攻坚克难、担当作为、解决问题结合起来,开拓进取、力行不辍,用苦干实[详细]

    08-23 10-08 分享
  • 用伟大建党精神滋养党性修养

    习近平总书记在西藏考察时强调:“要在锤炼党性上力行,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发扬党的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用伟大建党精神滋养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胸怀‘国之大者’,始终用党性原则修身律己,切实以坚强党性[详细]

    08-23 10-08 人民日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