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改革部署与改革落实协调统一

2024-12-06  来源: 学习时报 作者: 唐国富

  唐国富

  改革要重视谋划,更要抓好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部署与落实的关系,早在浙江工作时,就提出“要善作善成,处理好部署与落实的关系”。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方案的设计必须把握客观规律,注重各项改革举措的协调配套,增强改革取向的一致性,建立健全责任明晰、链条完整、环环相扣的工作机制,强化跟踪问效,推动改革举措落实落细落到位”。这一重要论述抓住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所在,为推动各项改革举措落地见效提供了科学指引和重要遵循。

  正确的战略需要正确的策略来落实。推进改革,方案先行。全会《决定》作出的改革部署主要是战略性、前瞻性、方向性的,把蓝图转变成可操作、可执行的“施工图”需要制定周密可行的改革方案,既要向上看看、吃透党中央精神,也要向下看看、掌握实际情况,将各项改革目标任务转化为一件件具体的事项、一项项落地的政策、一条条有效的措施。这既需要对改革方向趋势的深刻认识,也离不开对改革规律方法的准确把握。一方面,强化思想指引,善于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找理念、找思路、找方法、找举措,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不断深化规律性认识,把党中央决策部署意图和落实举措搞清楚。另一方面,俯下身子、走进一线,把基层情况搞清楚,将群众需求弄明白,确定好改革重点、路径、次序、方法,使改革更加精准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确保改革决策部署见到实效。

  改革既要上下看,也要左右看,避免改革方案与其他部门、其他领域的政策举措“左右互搏”、相互抵消。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更加注重系统集成,必须增强改革政策取向一致性,全面协调推进各方面改革,坚决防止和克服本位主义,确保同向发力、形成合力。紧扣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系统集成要求,将系统观念贯穿改革方案,统筹安排、通盘考虑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的改革,注重改革政策举措的关联性、协同性、配套性。因业制宜、因地制宜、因事制宜、因时制宜,使改革措施精准管用,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让各项改革措施在落地过程中相互配合、相得益彰。

  随着改革方案不断出台,抓落实任务越来越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抓改革举措落地作为重要政治责任,强化主责部门和一把手责任,要敢于担当,主动作为”。建立健全责任明晰、链条完整、环环相扣的工作机制,科学制定改革任务书、时间表、优先序,把改革方案落实的工作步骤和环节理清楚,逐项分解任务、列出清单,明确各项改革的实施主体、责任单位和责任事项。改革方案中每一个事项的落实都需要明确责任主体、清晰权责清单,做到事责对应、各就其位、协同配合。加强改革落实方案的风险和成效评估,增强改革推进的科学性、实效性,加强改革督察,强化跟踪问效,做到改革推进到哪里、督察就跟进到哪里,以强有力的措施推动改革任务落实。

  部署和落实是有机联系、相互促进的统一体,共同构成完整的工作链条。我们要正确认识和把握改革部署和改革落实的协调统一,处理好改革“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关系,让部署和落实携手共进、相得益彰,把改革部署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改革成效。

返回首页>>

责任编辑:牛乐耕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 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文化力量

    历史和现实都充分表明,文化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作用。新征程上,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战略部署,不断提升文化的思想引领力、知识创造力、生产供给力、国际传播力,为经济社会[详细]

    12-05 14-12 人民日报 分享
  • “该改的坚决改,不该改的不改”

    守正就不会迷失方向,创新就不会停滞不前。坚持守正创新,把该改的、能改的改好、改到位,把不能改的坚决守住,破立并举、先立后破,必能激发改革的强大活力,打开改革发展新天地。[详细]

    12-05 14-12 人民日报 分享
  • 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详细]

    11-26 14-11 人民日报 分享
  • “拍蝇”不手软 反腐惠民生

    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增进基层党员干部的法治意识和法治精神,在社会上积极培育时代新风新貌,有助于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详细]

    11-25 16-11 人民日报 分享
  • 始终坚守守正创新这一重大原则

    推动改革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取得新突破新成效。加强前瞻性研究,使制定的规划和政策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顺应时代发展新趋势、实践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详细]

    11-21 16-11 人民日报 分享
  • 狠抓当前与着眼长远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把握好目标任务的长期性和阶段性,把短期、中期、长期发展目标衔接起来,将谋划长远和干在当下结合起来,扎扎实实向前推进。[详细]

    11-21 10-11 人民日报 分享
  • 成一事莫留多憾

    个别党员干部干工作,为了解决一个问题,结果却导致出现另一个问题甚至一些更棘手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有些事情是不是好事实事,不能只看群众眼前的需求,还要看是否会有后遗症,是否会‘解决一个问题,留下十个遗憾’。”[详细]

    11-13 11-11 人民日报 分享
  • 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检察工作现代化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系统部署,充分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坚强决心和强烈使命担当。[详细]

    11-13 11-11 人民日报 分享
  • 把中国式现代化作为研究的鲜明主题

    溯历史的源头才能理解现实的世界,循文化的根基才能辨识当今的中国。如何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过程中超越“古今中西之争”,将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实践体系化学理化,构建一套立足中国本土又拥抱世界的中国式现代化自主知识体系,并能与海外学者和智库专家展开理性、有效[详细]

    11-11 17-11 人民日报 分享
  • 拓展学术视野 探索多元视角

    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人类社会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关注与日俱增,期待中国对人类文明发展进步发挥更大作用。在此背景下,不断推进世界中国学研究,必须不断拓展学术视野、探索多元视角。[详细]

    11-11 17-11 人民日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