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编辑:牛乐耕
金正波
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落实,着力实现办事方式多元化、办事流程最优化、办事材料最简化、办事成本最小化,方能把事项清单变成改革成绩单
办理企业信息变更,要多久?
在上海,打开“上海企业登记在线”,网上提交变更信息,从登录到办妥,全程不过10分钟。更便捷的是,变更信息经市场监管部门核准后,会共享给公安、税务、人社、公积金管理等部门,实现“一处变更、多处联动”。
从“一网通办”,迈向“一网好办”,这是上海市政务服务集成改革、“高效办成一件事”的缩影。
2024年,国务院把“高效办成一件事”作为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并分两批推出了21个重点事项。一年来,各地各部门从企业和群众视角出发,优化关键小事的办理流程,实现了从“多部门来回跑”到“一件事高效办”。
不久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高效办成一件事”2025年度第一批重点事项清单》,要求进一步促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在更多领域更大范围实现“高效办成一件事”。
深入推动政务服务提质增效,在更多领域更大范围实现“高效办成一件事”,是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必然要求,是“民有所盼”和“政有所为”相呼应的体现。相较于2024年度两批清单,本批次清单覆盖领域更广,改革着力更深。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落实,着力实现办事方式多元化、办事流程最优化、办事材料最简化、办事成本最小化,方能把事项清单变成改革成绩单。
“高效办成一件事”,既需要理顺部门内部机制,更需要多部门高效协同配合。这里的“一件事”,不只是单个部门的单件事,往往需要多个部门、多个层级密切配合、同向协作。以“一件事”为切口推进改革,变“来回跑”为“高效办”,体现了政府部门刀刃向内的改革精神和全局谋划的改革思维。
“高效”的背后,不仅是政务服务理念的转变,更是以“一件事”为牵引形成的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办事流程的系统性重塑。
如何让企业“安家落户”更高效便捷?雄安新区聚焦企业跨省市迁移往返多次跑、部门多头跑、网络不通办等难题,打造企业跨省市迁移“全链条”服务应用体系,助力疏解企业实现“一键迁移”。“手续全程网办,真正感受到了什么叫‘雄安速度’‘雄安温度’。”从一名企业负责人的点赞中可以看出,政务服务的高效率,为企业扎根雄安注入了“强心剂”。
“高效办成一件事”,考验干部作风,检验改革成色。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政务服务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出生医学证明、出生登记、社会保障卡……为新生儿办理的各种事项一度难住了不少新手爸妈。在浙江,通过“浙里办”的“出生一件事联办”专区,新生儿出生后相关事项已经实现“一份材料、一次提交、一站服务”,新手家长也能“快速上道”。摸清企业和群众的痛点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研究制定改革举措,进而把改革抓实、把实事办好,才能以改革成效赢得群众掌声。
实践步步深入,改革不断创新。如今,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注册用户超过10亿人,“最多跑一次”“只进一扇门”等模式不断涌现,“不见面审批”“一网通办”等创新日渐增多。在更多领域更大范围实现“高效办成一件事”,必能不断提升企业和群众满意度、获得感。
责任编辑:牛乐耕
非税收入是财政收入重要来源,规范非税收入管理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对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非税收入管理的精细化与高效化,进一步提升财政收入质量,加[详细]
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数字技术快速发展。习近平主席指出:“激发数字经济活力,增强数字政府效能,优化数字社会环境,构建数字合作格局,筑牢数字安全屏障”。这一重要论述为我国数字社会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建设普惠便捷的[详细]
从“一闪念”到一念之差,差的是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的定力,缺的是学纪知纪明纪守纪的自觉。避免“一闪念”诱发的一念之差,必须多积尺寸之功,不断筑牢思想道德防线,在思想层面防微杜渐,筑牢“不想腐”的堤坝,不断增强廉洁自律意识,在明辨是非、荣辱、苦乐[详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具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优势、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产业体系配套完整的供给优势、大量高素质劳动者和企业家的人才优势,经济发展具备强劲的内生动力、韧性、潜力。”这深刻揭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广阔空间,指明了我国在新能源领域取得[详细]
胜利者的军功章,必会因浊浪洗礼而更加夺目。奋斗者的里程碑,必会因风沙打磨而更显巍峨。“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任何新事物的成长都必然经历艰难曲折,只要始终保持迎难而上、奋勇拼搏,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拼劲和韧劲,我们就一定能够战胜前进中的各[详细]
激活消费,就得更了解消费者需求。从过去的“以旧换新”到如今的“购新补贴”,消费刺激政策不断聚焦民生实际,让老百姓感受到更多实惠。手机等数码产品普及广、单价高、更新快,是信息时代家家户户的必需品。新政策不以“交旧”为前提,体现人性化设计,顺应群众期待[详细]
数据显示,今年春节假日期间,我国共接待来自175个国家和地区的入境游客逾343万人次,同比增长6.2%。有外媒认为,中国市场将成为2025年全球旅游业繁荣的标志性开端。一个更开放的中国张开双臂拥抱世界。不断实现更高质量的国内大循环和更高水平的国际循环,内有活力、[详细]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过去一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民生保障扎实有力。回顾一年来我国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生动实践,诸多热词映入眼帘。它们不仅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更彰显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民生内涵。我们[详细]
法律是一种规范,也是一种文化。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善用规范之力、文化之力,定能更好滋养民族团结的“石榴果”,巩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促进各民族共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详细]
要把政治修养摆在党性修养的首位,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汲取党性滋养,把学习遵守贯彻党章党规党纪作为党性修养的重要内容。”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不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转化于效,保持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壮阔征程上[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