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编辑:牛乐耕
王培培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绿色消费,早就提出“倡导推广绿色消费”。绿色消费是指各类消费主体在消费活动中贯彻绿色低碳理念的消费行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健全绿色消费激励机制”。这既是扩大内需、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要路径。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积极推动消费模式绿色转型,取得积极成效。我国消费市场潜能不断释放,绿色消费活力涌动,重点消费领域绿色转型成效明显。同时也要看到,绿色消费意识不强、绿色产品供给不足和相关制度机制不健全等因素,仍然制约着绿色消费发展。推动绿色消费不是某一环节或单方面的任务,而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消费者、企业和政府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我们要将绿色低碳理念贯穿从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从多方面着力,推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化。
树立绿色消费意识,积极践行绿色生活方式。消费者是推动绿色消费的主体力量。发展绿色消费,增强绿色消费意识是前提和基础。近年来,绿色低碳的生活理念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推崇,低碳环保产品和交通工具正在成为消费者的“优先选项”。要持续深入培育绿色消费意识,引导消费者深刻认识绿色消费同绿色发展的关系,增强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绿色低碳全民行动在培育绿色消费意识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要深入推进绿色低碳全民行动,将绿色发展理念深度融入人们日常生活,引导人们从自身点滴小事做起,节约用水用电、反对铺张浪费,积极购买使用节能环保的绿色产品;鼓励人们优先选择绿色出行方式,坚持绿色饮食、绿色居住、绿色办公等;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形成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氛围。
加快产业结构绿色转型,加大绿色产品供给。发展绿色消费,改善供给是必要条件,因此企业也是推动绿色消费的基础力量。当前,我国绿色产品供给品种不断丰富,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绿色消费需求。比如,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同比分别增长34.4%和35.5%。但与居民快速增长的绿色消费需求相比,绿色产品有效供给依然不足。企业要把绿色发展理念落实到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研究把握市场需求,同时立足自身优势、找准发展定位,推动产品和价值链绿色低碳转型。要加强绿色低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动实现绿色产品多元化,提高供给质量,提升市场竞争力。此外,还要树立绿色营销理念,实施绿色营销策略。比如,转变传统营销方式,根据绿色产品特点抓好品牌建设和推广。
完善有利于促进绿色消费的体制机制,积极扩大绿色消费。发展绿色消费,离不开体制机制保障。要健全有利于绿色消费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不断完善供需两端的绿色消费激励措施,扩大绿色消费。研究推行政府绿色采购制度,健全完善配套政策,引导企业和全社会开展绿色生产和消费。加快建立统一的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提高消费者的信心和满意度。还要健全绿色消费激励机制,激发消费活力。比如,加强新能源汽车、绿色智能家电等消费领域的配套设施建设和售后服务保障;运用大数据技术完善绿色产品监管机制,强化针对绿色产品的质量安全责任保障,维护绿色产品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营造良好绿色消费环境;等等。
(作者为天津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本版头条文章由人民论坛杂志社组稿、人民日报社理论部编辑)
责任编辑:牛乐耕
非税收入是财政收入重要来源,规范非税收入管理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对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非税收入管理的精细化与高效化,进一步提升财政收入质量,加[详细]
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数字技术快速发展。习近平主席指出:“激发数字经济活力,增强数字政府效能,优化数字社会环境,构建数字合作格局,筑牢数字安全屏障”。这一重要论述为我国数字社会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建设普惠便捷的[详细]
从“一闪念”到一念之差,差的是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的定力,缺的是学纪知纪明纪守纪的自觉。避免“一闪念”诱发的一念之差,必须多积尺寸之功,不断筑牢思想道德防线,在思想层面防微杜渐,筑牢“不想腐”的堤坝,不断增强廉洁自律意识,在明辨是非、荣辱、苦乐[详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具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优势、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产业体系配套完整的供给优势、大量高素质劳动者和企业家的人才优势,经济发展具备强劲的内生动力、韧性、潜力。”这深刻揭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广阔空间,指明了我国在新能源领域取得[详细]
胜利者的军功章,必会因浊浪洗礼而更加夺目。奋斗者的里程碑,必会因风沙打磨而更显巍峨。“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任何新事物的成长都必然经历艰难曲折,只要始终保持迎难而上、奋勇拼搏,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拼劲和韧劲,我们就一定能够战胜前进中的各[详细]
激活消费,就得更了解消费者需求。从过去的“以旧换新”到如今的“购新补贴”,消费刺激政策不断聚焦民生实际,让老百姓感受到更多实惠。手机等数码产品普及广、单价高、更新快,是信息时代家家户户的必需品。新政策不以“交旧”为前提,体现人性化设计,顺应群众期待[详细]
数据显示,今年春节假日期间,我国共接待来自175个国家和地区的入境游客逾343万人次,同比增长6.2%。有外媒认为,中国市场将成为2025年全球旅游业繁荣的标志性开端。一个更开放的中国张开双臂拥抱世界。不断实现更高质量的国内大循环和更高水平的国际循环,内有活力、[详细]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过去一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民生保障扎实有力。回顾一年来我国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生动实践,诸多热词映入眼帘。它们不仅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更彰显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民生内涵。我们[详细]
法律是一种规范,也是一种文化。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善用规范之力、文化之力,定能更好滋养民族团结的“石榴果”,巩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促进各民族共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详细]
要把政治修养摆在党性修养的首位,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汲取党性滋养,把学习遵守贯彻党章党规党纪作为党性修养的重要内容。”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不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转化于效,保持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壮阔征程上[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