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编辑:牛乐耕
李洪兴
“你有一颗炙热的向党之心,令人感动。”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委托中央组织部负责同志向国家话剧院一级演员游本昌转达勉励和问候。
92岁宣誓入党,总觉得做得“还不够”,心中始终有团火,新党员游本昌的入党故事令人感动。近来同样让人心生敬意的,还有一位老党员。“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院士走完了传奇的人生,回到家乡安葬,碑文有三行字:“此生属于祖国此生属于核潜艇此生无怨无悔”。
新老两名党员的追光故事,为“中国共产党人是什么样”,写下生动而深刻的注脚,不由得让人想起一段往事。
1948年春节,松花江畔的富锦城,几位进城买年货的农民,走近柜台对营业人员认真地说:“我们要买共产党像。”
“哪来的共产党像呢!”亲历这个场景的13岁少年,从心底发出一串会心的笑语。40多年后,这位亲历者在报纸回忆文章中得出了相反的结论:“其实,‘共产党像’是有的。”
政党是有样子的,只是这“样子”不挂在墙上,而是立在人们心里。团结带领人民翻身得解放又过上好日子,中国共产党在人民心中是有“像”的。而塑造这幅“像”的,不是别人,正是一代代接续奋斗的共产党人。他们以信仰为笔,以奋斗为墨,在中华大地上写下不朽奇迹和壮丽诗篇,也让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光辉形象。
党员的形象,聚合起来就是党的形象;党员“有样子”,党就有力量。真正的共产党人,有着“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崇高追求,有着“只要还有劲儿,就应该继续前进”的奋斗精神,有着“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的闪光品格,他们身上既彰显着真理力量,又充满着人格力量。
赋予他们人格力量的,是优良的作风。要有好样子,先有好作风。上世纪40年代初,党组织给习仲勋同志的鉴定中,有这样一个细节:“在一个夏天,习仲勋走得疲倦了,就随便睡到一家老乡的炕上,那位年老的主人就蹲在他的身旁,亲切地看着他,替他驱着苍蝇。”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能从举手投足间,看清谁才是自己人、对自己好的人。群众往往通过身边的党员来观察党、评价党,也用心中党的形象来评价党员“像不像”。带着感情去做事,跟群众坐一条板凳,多听真话实话,多办好事实事,就能赢得群众衷心信赖与拥护。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大就要有大的样子。”大党之大,不只是体量大,更在于大胸怀、大格局、大担当。要把这“大的样子”描摹好,每名党员都是执笔画“像”的人。
“看着北斗星走不迷路,跟着共产党走会幸福。”广大党员把“应有的样子”更好立起来,一言一行践行初心使命,一笔一画书写政治本色,用实际行动展现什么叫“时代先锋”“民族脊梁”“最可靠的主心骨”“人民公仆”,人民心目中就永远有一副鲜明而光辉的“共产党像”,和衷共济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责任编辑:牛乐耕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为推动文化产业数字化指明了方向。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要深挖数据经济价值,克服“信息茧房”局限,以数字化赋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详细]
开展体验式调研,更容易找到那些坐在办公室里不易察觉的槽点、痛点、堵点,推动消除治理盲区,提升服务精细化水平[详细]
北京中轴线上的人文经济学实践,充分展现了文化遗产的生命力。让历史文化在时代浪潮中推陈出新,这是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必然要求。以创新为引领和驱动,不仅让文化遗产得到更好保护传承,也为城市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魅力。[详细]
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时代征程上,习近平总书记总是把热切的目光投向青年。关爱青年、礼赞青春,启迪青年、激扬青春。总书记深情地说:“青春的力量,青春的涌动,青春的创造,始终是推动中华民族勇毅前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磅礴力量!”[详细]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金融工作,对金融事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立足中国实际,走出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等,把我[详细]
着力铲除“差不多先生”的滋生土壤,不能仅靠个人自觉,更离不开制度的刚性约束。一方面,要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将工作质量、群众满意度等指标细化量化,建立起科学精准的“度量衡”,让“差不多”的工作在严格考核中无处遁形;另一方面,强化监督问责机制,对敷衍了事[详细]
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用汗水、智慧乃至鲜血和生命,始终坚守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书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让我们重温那些优秀共产党员的铮铮誓言,汲取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