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攻坚克难中长本领出业绩

2025-07-09  来源: 人民日报 作者:

  张厚美

  中国的改革发展从来都是在破解问题中向前推进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什么时候没有困难?一个一个过,年年过、年年好,中华民族5000多年来都是这样。爬坡过坎,关键是提振信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攻坚克难:“要攻坚克难、集智攻关,瞄准‘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坚持干字当头,履职尽责、攻坚克难,推动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中攻坚克难,在新兴产业发展壮大中开拓进取”……字里行间,无不体现出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奋斗精神。

  中国共产党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磨难挫折中成长,在攻坚克难中壮大,一程程披荆斩棘,一次次闯关夺隘。面对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困境,中国共产党人以“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志气豪气,建设独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面对“被开除球籍”的危险,拿出“杀出一条血路来”的“气呀、劲呀”,创造了“当惊世界殊”的发展奇迹……享誉世界的中国制造、中国建造,震撼人心的中国故事、中国奇迹,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别人恩赐施舍的,而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一起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无论是斗洪峰、抗地震,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是稳经济、促发展,化危机、应变局……一次次应对爬坡过坎之难、风急浪高之险、闯关夺隘之艰,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骨子里“千磨万击还坚劲”的韧性、“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品格。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攻坚克难的“大熔炉”,不仅检验党员干部的政治忠诚、政治定力,而且能够考验出党员干部造福人民、推动发展的政治担当和政治能力。实践证明,越是急难险重任务,越是严峻复杂形势,越需要知重负重、攻坚克难,也越能够锤炼党员干部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

  中国式现代化是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前进道路上必然会遭遇各种艰难险阻、经受许多重大考验。俗话说,没有金刚钻,揽不了瓷器活。无论是破解改革发展难题,还是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不仅需要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魄力和胆识,而且需要沉着应对的韧性和本领。这就要求党员干部不仅要有宽肩膀,也要有铁肩膀;不仅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身处变革时代,如果知识不够、眼界不宽,就会耽误事;如果德不配位、能力平庸,缺少几把刷子,就难以干成事。破解新办法不会用、老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等“本领恐慌”,需要党员干部不断加快知识更新、完善履职尽责必备的知识体系,使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跟上时代发展步伐,避免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的困境。无论在什么岗位、从事什么工作,都要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努力把所学知识转化为开展实际工作、解决现实问题的思路办法,成为做好工作的专门家、主攻手。

  担重任的宽肩膀、扛硬活的硬脊梁,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在大风大浪中考验,在急事难事中磨炼。基层一线是培养、磨砺党员干部的大熔炉、主战场,党员干部要起而行之、勇挑重担,多钻几个“矛盾窝”,多接几回“烫手山芋”,多当几回“热锅蚂蚁”,练就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组织部门要注重加强干部培训,推进干部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交流,不断提升干部综合能力素质,培养更多的行家里手。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攻坚克难既是一种意志品质、精神状态,也是一种工作作风、责任担当。干事担事,是干部的职责所在,也是价值所在。党员干部始终保持“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昂扬斗志,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就一定能创造出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不断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添砖加瓦、增光添彩。

返回首页>>

责任编辑:牛乐耕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 既干净又干事 方显好作风

    既干净又干事,是我们党对党员干部的一贯要求,是党员干部应有的政治本色,是人民群众衡量党员干部作风的重要标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干部都是人民公仆,自当在其位谋其政,既廉又勤,既干净又干事。”新征程上,广大党员干部要以既干净又干事的好作风密切党同[详细]

    07-08 11-07 人民日报 分享
  • 即时反馈和延迟满足

    即时反馈与延迟满足,照见政绩观,折射新理念,要下“绣花功”。有“一竿子插到底”的魄力,也要有“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定力,工作实绩才能经得起实践检验、历史审视和群众评判。[详细]

    07-08 10-07 人民日报 分享
  • 让技术演进与就业促进双向奔赴

    无论是蒸汽机车取代马车,还是智能手机淘汰胶片相机,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技术进步是把市场蛋糕做大的“魔法师”,推动就业结构不断向更高价值领域迁移。只要我们准确把握新技术重塑就业市场的客观规律,坚持经济发展就业导向,构建覆盖全面的职业技能提升系统,定能[详细]

    07-07 11-07 人民日报 分享
  • 深入推进风腐同查同治

    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正风肃纪反腐相贯通,标明了新时代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前进方向,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以优良作风作引领,以严明纪律强保障,以反腐惩恶清障碍,推动干部在遵规守纪、清正廉洁的前提下大胆干事,一定能以作风建设新成效推动保持党的先[详细]

    07-07 11-07 人民日报 分享
  • 以数字化赋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为推动文化产业数字化指明了方向。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要深挖数据经济价值,克服“信息茧房”局限,以数字化赋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详细]

    07-04 14-07 人民日报 分享
  • 从“一进一退”看民生建设

    开展体验式调研,更容易找到那些坐在办公室里不易察觉的槽点、痛点、堵点,推动消除治理盲区,提升服务精细化水平[详细]

    07-04 11-07 人民日报 分享
  • 活态传承激发新活力

    北京中轴线上的人文经济学实践,充分展现了文化遗产的生命力。让历史文化在时代浪潮中推陈出新,这是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必然要求。以创新为引领和驱动,不仅让文化遗产得到更好保护传承,也为城市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魅力。[详细]

    07-03 10-07 人民日报 分享
  • 习近平的青春观

    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时代征程上,习近平总书记总是把热切的目光投向青年。关爱青年、礼赞青春,启迪青年、激扬青春。总书记深情地说:“青春的力量,青春的涌动,青春的创造,始终是推动中华民族勇毅前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磅礴力量!”[详细]

    07-03 10-07 人民日报 分享
  • 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萌发孕育和价值启示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金融工作,对金融事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立足中国实际,走出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等,把我[详细]

    07-02 10-07 人民日报 分享
  • 作风建设勿做“差不多先生”

    着力铲除“差不多先生”的滋生土壤,不能仅靠个人自觉,更离不开制度的刚性约束。一方面,要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将工作质量、群众满意度等指标细化量化,建立起科学精准的“度量衡”,让“差不多”的工作在严格考核中无处遁形;另一方面,强化监督问责机制,对敷衍了事[详细]

    07-02 10-07 人民日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