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金融“活水”激发小微企业活力

2025-09-23  来源: 人民日报 作者: 屈信明

  屈信明

  企业发展,少不了贷款。可贷款从哪里来?可以从“数”中来。

  前不久,重庆缙云山脚下的一家农产品公司,因采购商的预付款机制,导致自身现金流被挤压,愁坏了负责人黄道宽。为难之时,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发挥了作用。根据企业涉税数据等信息,金融监管部门可筛选出有合理融资需求的小微企业清单,银行再结合自己的调研数据为企业精准画像。满足条件的黄道宽,拿到了200万元信用贷款,公司又接了几单新合同。

  小微企业是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支持小微企业爬坡过坎、创新发展,金融服务不可或缺。金融监管总局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6.0万亿元,同比增长12.3%,信用贷款占比近三成。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建立的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从供需两端发力打通小微企业融资“中梗阻”,作用和成效显著。截至7月末,各地依托该机制累计走访小微经营主体近9800万户,目前发放贷款达22万亿元。

  融资堵点、发展痛点就是政策发力点。小微经营主体贷款难在哪?银企信息不对称,沟通、尽调成本高;企业抵御风险能力参差不齐,缺资产抵押,贷款风险高……畅通银企对接的“高速路”,必须探出新策、拿出实招。

  融资融资,一个“融”字至关重要,关键在于搭建沟通“连心桥”,做到心相融。一方面,不少小微企业经营者渴望获得安全、便捷的贷款产品;另一方面,银行也希望获得安全、可持续的用户。搭建银企互信的平台,协调工作机制十分重要。在福建、重庆等地,街道、社区网格员和银行员工一同进园区、访企业,银企双方都更容易打消顾虑。进一步畅通渠道、完善机制,确保银企形成良性互动,金融服务就能更精准。

  提升融资服务的可得性精准性,数字技术是填平“信息鸿沟”的好工具。如今积极发展数字金融,就是要连通“数据孤岛”,实现银企双赢。调研时,不少银行客户经理说,最开始接到“推荐清单”时,以为是“摊派任务”。一走访才发现,清单上的企业确实有发展前景、有资金需求,服务效率大幅提升。现实情况在变,企业需求在变,利用新技术更好满足客户的多样化、动态化需求,金融业才能不断开辟高质量发展的新空间。

  进一步讲,每一笔融资业务的背后,都有高质量发展的挖潜空间。比如,一家砂石开采企业曾受到行政处罚,这个“污点”影响了后续经营。当地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专班了解情况后,协调有关部门辅导企业完成信用修复,企业得以轻装再出发。再如,针对企业反映集中的贷款到期“过桥”难题,浙江、山东等地将落实无还本续贷政策嵌入协调工作机制,企业得以减负。进一步加强支撑保障,做好更有力度、温度的金融服务,不断为破解经营主体融资难问题贡献新思路、新办法、新机制,金融活水才能更好浇灌高质量发展沃土。

  金融活则经济活,好政策要重落实。加强央地协同、用好数据手段、各领域汇聚合力,定能更好推动惠企政策“直达快享”,助力越来越多小微企业在创新发展道路上阔步前行。

返回首页>>

责任编辑:牛乐耕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 持续提升全民网络安全意识和技能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安全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深刻把握信息化发展大势,持续提升全民网络安全意识和技能,充分发挥广大人民在维护网络安全中的主体作用,不断提高网络安全水平。[详细]

    09-18 10-09 人民日报 分享
  •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

    “创造了五千多年辉煌文明的中华民族,必将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创造出新的更大辉煌,必将为人类和平和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详细]

    09-18 10-09 人民日报 分享
  • 以“落实之锤”钉牢“发展之钉”

    让那些“雷声大雨点小”“调门高行动少”的“空谈客”没有市场,让那些“愿作为、能作为、善作为”的“实干家”脱颖而出。实绩是最过硬的形象,实效是最可贵的担当。党员干部只有拿出真抓的实劲、敢抓的狠劲、善抓的巧劲、常抓的韧劲,才能真正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抓[详细]

    09-17 15-09 人民日报 分享
  • 着力建设富有活力的创新城市

    为创新城市建设赋能,必须破除制度性壁垒,通过制度创新释放市场活力。这要求城市既要拆除不合理的行政藩篱,创新治理范式,建立市场导向的科技立项与评价机制;又要突破要素桎梏,推动科研人员职务成果权属改革;还要优化风险包容机制,完善创新容错与法治保障体系。只[详细]

    09-17 15-09 人民日报 分享
  • 积极推动文旅产业“走出去”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要准确把握文旅产业“走出去”的重要意义和作用,积极推动文旅产业“走出去”,助力扩大国际人文交流合作。[详细]

    09-10 11-09 人民日报 分享
  • 卸包袱是为了更好担责任

    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为的是让基层把更多时间用于抓工作落实。减负是方法、是手段,促担当是目标、是方向。本期大家谈,我们选刊3篇来稿,与读者一起探讨如何锚定目标、校准方向,更好实现真减负、减真负。[详细]

    09-10 10-09 人民日报 分享
  • 把握会展经济的密码

    创新有力度,服务有温度,治理有精度,持续提升这“三个度”,市场活力还将喷涌、发展后劲定会十足。[详细]

    09-09 16-09 人民日报 分享
  • 向着祖国的方向前进

    云南昆明西山,9米高的纪念碑基座上,“赤子功勋”4个字熠熠生辉。亿万赤子,翻动“功勋”的篇章,书写属于这一代的新故事。有不变的信念、不屈的精神、不懈的追求,脚踏实地、干在当下,就能赢得主动、赢得未来。[详细]

    09-09 15-09 人民日报 分享
  • 以文脉赓续助力城市内涵式发展

    城市文脉是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及其蕴含的历史文化之间有机联系的集合,是一个城市特色和活力的重要体现。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城市文脉赓续,强调“要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精神,传承历史文脉,处理好城市改造开发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关[详细]

    09-05 10-09 人民日报 分享
  • 不能随便“翻烧饼”

    要把握目标与现实、当前与长远、守正与创新之间的关系,把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机结合起来,把全面完整准确理解规划意图与创造性执行、高水平落实有机结合起来,最终把一项项改革举措、一件件民生实事落到实处。[详细]

    09-05 10-09 人民日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