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真理力量和人格力量的有机统一

2025-11-13  来源: 人民日报 作者: 马纯红

  马纯红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不但要有强大的真理力量,而且要有强大的人格力量。真理力量集中体现为我们党的正确理论,人格力量集中体现为我们党的优良作风。”真理力量和人格力量相统一,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特点,也是我们党披荆斩棘、一往无前,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制胜法宝。新征程上,我们要科学把握、始终实现真理力量和人格力量的有机统一,为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提供思想伟力、注入精神动力。

  真理力量是符合客观规律、反映事物本质的科学理论所具有的说服力和影响力,能够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正确指引。人格力量是人们在思想品质、道德情操、行为作风等方面展现出的精神感染力和榜样示范作用。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发展而言,实现真理力量和人格力量的有机统一至关重要。真理力量是人格力量的基础,为共产党人提供坚定信仰和正确行动指南。人格力量是真理力量的外在彰显,共产党人通过自身实际行动践行党的理论,使真理力量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恩格斯在评价马克思时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马克思毕生为实现全人类解放而奋斗,他的高尚人格使马克思主义始终闪耀着真理光芒,得到广大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的拥护支持。真理力量与人格力量辩证统一、相映生辉。夏明翰为了真理,以坚定的共产党员气节英勇就义,写下了“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壮烈诗篇;陈望道勇当真理种子的“播撒者”,在翻译《共产党宣言》时误把墨汁当红糖吃,留下了“真理的味道非常甜”的美谈;钱学森以“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的赤诚,书写了“两弹一星”辉煌篇章……我们党一路走来,经历了无数艰难险阻,但压不垮、打不倒,始终奋勇向前,靠的就是科学真理指引航向,靠的就是千千万万党员坚贞不渝的信念、扎实务实的作风。

  注重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是我们党的鲜明特色和光荣传统。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紧密结合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推进理论创新创造,深刻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彰显了强大的真理力量。从抓作风入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一条重要经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制定和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破题,以徙木立信之举推动党风政风焕然一新,社风民风持续向好。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习近平总书记50多次深入基层调研扶贫工作,走遍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精准扶贫,并用以指导实践,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为全党树立了真理力量和人格力量有机统一的光辉典范。我们党之所以能号召人民、凝聚力量,不断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新篇,其答案不仅蕴藏于强大的真理力量,而且体现于崇高的人格力量。在脱贫攻坚中,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精准扶贫,数百万扶贫干部倾力奉献、苦干实干,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从产业发展到科技创新,从服务民生到乡村振兴,广大党员干部在解难题、促发展中锐意进取、担当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实践告诉我们,让真理在人格中扎根、让人格在真理中升华,才能在二者相辅相成中形成强大伟力,推动党和国家事业行稳致远。

  当前,我国正处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改革发展正处在攻坚克难的重要阶段,前进道路上,仍需跨越一个个“雪山草地”,攻克一道道“娄山关”“腊子口”。愈是闯关夺隘,愈要坚持真理、淬炼作风。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我们党的先进性首先体现为思想理论上的先进性。广大党员干部要以高度的理论自觉,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和精髓要义,掌握运用这一重要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自觉践行党的创新理论关于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提升思想境界不止步、加强党性锻炼不松懈的实践要求,既矢志不渝坚持真理、笃行真理,又注重发扬优良作风、展现人格力量。从我们正在做的事情出发,在保持本色中勠力同心,在凝心聚力中攻坚克难,在真理力量和人格力量的有机统一中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取得新进展、新突破,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增光添彩。

  (作者为湖南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返回首页>>

责任编辑:牛乐耕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 靠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

    建设科技强国,历史的接力棒已经交到了我们这一代人手中。更好发挥科技的战略先导和根本支撑作用,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锐意改革、持续深耕,跑出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创新“加速度”,中国式现代化的步伐不可阻挡。[详细]

    11-12 10-11 人民日报 分享
  • “伟大而浪漫”何以动人心弦

    “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就应该有雄心壮志。”没有奇思妙想,难以创新创造;没有雄心壮志,也难以开创奇迹。前行征途上,道不变、志不改、气不竭,多些砺剑长空的本领、多些气冲霄汉的勇毅,我们的事业定能蒸蒸日上。[详细]

    11-12 10-11 人民日报 分享
  • 年轻干部不妨多些“自找苦吃”

    年轻干部“自找苦吃”,既需要自身主动,也离不开组织“搭台赋能”。只有让吃苦者不吃亏、让有为者有位,才能让愿吃苦、能吃苦的年轻干部有平台、有奔头,进而激励和引导更多年轻干部立足本职岗位,甘当为民服务的“孺子牛”、创新发展的“拓荒牛”、艰苦奋斗的“老黄[详细]

    11-11 10-11 人民日报 分享
  • 打造数字合作的“上合样板”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引领下,人类文明发展进入数字化、智能化交织推进的新阶段。随着数字经济迅猛发展,促进数据高效流通使用、维护国家数据安全等方面的问题日益显现。如何在数字化浪潮中携手应对挑战、深化互利合作、增进人类福祉,成为各国必须回答的现实问[详细]

    11-11 10-11 人民日报 分享
  • 四个坐标看中国航天

    行不止者,虽远必臻。巧合的是,神舟二十一号航天员乘组中,70后、80后、90后一起出征,刚好构成了一个代际序列。航天代有才人出,宇宙探索无止境,中国航天的坐标将不断刷新。[详细]

    11-10 11-11 人民日报 分享
  • 标准出海 共赢致远

    标准是世界的“通用语言”。提升标准国际化水平,并非中国产品、服务和标准走向世界的单向道,而是中国与世界深度互动、共享发展的过程。[详细]

    11-10 10-11 人民日报 分享
  • 以规划衔接绘就中国式现代化新图景

    《建议》提出的“强化国家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健全区域间规划统筹、产业协作、利益共享等机制”等部署,蕴含着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的科学方法论,为各地区各部门以规划衔接赋能高质量发展、携手绘就中国式现代化壮丽图景提供了根本遵循。各地区各部门谋划“十五五[详细]

    11-10 10-11 人民日报 分享
  • 营造高品质城市生活空间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必须深刻把握我国城镇化和城市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锚定现代化人民城市目标,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不断加强高品质城市生活空间建设,持续提升城市宜居水平,让城市成为人人向往的美好家园。[详细]

    11-07 16-11 人民日报 分享
  • 越开放,越活跃,越发展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当下,第八届进博会正迎来八方客。这一展现中国与世界开放融通的窗口,将带来更多惊喜。开源共享、开放共进,充满活力、张开怀抱的发展之姿,定能让人更深刻地理解“与中国同行就是与机遇同行”[详细]

    11-05 11-11 人民日报 分享
  • 五年规划何以世界瞩目

    习近平主席指出:“我们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从来没有想挑战谁、取代谁,而是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做更好的自己,同世界各国分享发展机遇。”这是中国智慧对全球治理的启示。[详细]

    11-05 10-11 人民日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