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挖掘县域消费潜力

2021-12-13  来源: 学习时报 作者: 黄克立

  消费作为目前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最强动力和确保经济安全的压舱石,在县域仍然具有巨大空间和潜力。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迫切需要发挥县域在推动消费扩容提质中的重要作用。

  在推动消费扩容提质中,县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提振消费信心。信心比黄金重要。应加强正向宣传和舆论引导,保持发展相关扶持和奖励政策的稳定性,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用实际行动增强居民对疫情可防可控的信心,增强疫情后恢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增强市场主体投资的信心,增强发展产业、拉动就业、增加居民收入的信心。应尽力降低居民衣食住行等生活成本,让居民敢消费;尽力降低企业非经营性成本,让企业敢投资。

  丰富消费方式。依托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鼓励消费模式创新,通过支持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发展,让居民有更多消费选项和消费体验,比如网购店取、网订店送,实行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大力发展文旅、生态康养、家政服务、特色餐饮等生活类服务业,壮大研发设计、人力资源服务、检验检测等生产类服务业,逐步提高居民在文化、体育、娱乐等方面的消费,推动消费升级,逐步提高现代服务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

  增加消费时段。县域特别是山区县,消费时段大多集中在节假日和非工作时间,可探索实行弹性休假、强制轮休等机制,加快推进早市、夜市发展,打造“24小时”不打烊消费。同时,为构建全时段消费场景提供相应的公共服务支撑。比如,在不影响交通情况下,可在夜间经济集聚区划定夜间限时停车位,延长部分公交线路运营时间等,进一步挖掘县域消费潜力。

  扩大消费群体。人是消费的核心要素。坚持以人为核心,加快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环境卫生设施提级扩能、市政公用设施提档升级、产业培育设施提质增效,如通过打造或新建文化中心、大型商业综合体、体育场馆、教育和卫生设施,完善城市功能,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精美城市,扩大消费规模。用好山水资源,加快旅游产业发展,吸引更多人来县域消费。实行更加开放、包容的人才政策,把更多人才引进县域。加快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通过以城带乡,充分激发农村的消费潜能。

  正确认识县域消费扩容提质面临的难点。我们必须认识到,与城市相比,县域消费仍有一定差距。一是消费群体信心不足。受疫情影响,居民预防性储蓄增加,消费支出下降。同时,生产原材料价格波动幅度大等因素导致企业投资更趋谨慎,进度放缓。二是消费力提升不快。居民的任何消费都需有相应的可支配收入来支撑,县域消费群体以工薪阶层为主体,扣除居住、教育、医疗等刚性支出和预防性储蓄后,剩余可支配收入极为有限,难以支撑消费规模的持续扩大。三是消费模式传统平实。受基础设施、消费群体、消费习惯等影响,县域消费模式升级不快,创新动力不足,商业模式传统单一、数量饱和、竞争力不强,一定程度上存在“内卷”现象。四是消费外流严重。县域消费群体一般定位在中低端消费,高端消费外流到了大中型城市,同时专业管理人才不足,消费场景缺乏特色,旅游产业规模不大,受大城市虹吸效应影响,中间消费市场的可持续性差。

  实现县域消费扩容提质需多方协力。一是提供相对稳定的政策环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保持促进创业就业、创新奖励、降费减税、招商引资优惠等政策稳定,不搞“急刹车”“急转弯”,加强调查研究,提高相关政策的针对性、预见性、灵活性,并严格落实兑现。二是严格落实休假制度。进一步修订完善职工带薪休假制度,鼓励弹性作息、错峰休假等相关规定,并鼓励有条件的单位探索“四天半”的工作时间,为居民消费创造充足的时间。三是常态化举办节会活动。鼓励各地打好文化牌、做好山水文章,经常举办地方特色农事节庆活动,如春季采茶节、夏季采莲节、秋季丰收节、冬季年货节,促进特色产品销售,实现“月月有节日、处处有活力”。四是打造“快旅慢游”目的地。支持县域融入区域旅游规划,充分考虑县域独特的历史、人文以及自然资源,将更多的县域景区纳入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中,为可持续发展休闲旅游产业提供硬支撑。五是稳步增加消费群体。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培育更多市场主体,适当增加县域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的供给,增加城市的吸附力,培育更多融合地域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的特色消费场景,进一步挖掘消费潜能。六是完善消费信贷市场。支持金融机构将个人生命周期与产品生命周期结合起来,推出符合客户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提供信贷额度足、覆盖人群广、申请贷款快的服务。(湖北省谷城县委书记 黄克立)

返回首页>>

责任编辑:徐坤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 “红色高原”:见证长征历史 承载长征精神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传承弘扬长征精神,做出了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等一系列重大部署。川西高原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使之成为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四川段)的示范段,肩负着成为开展党史教育、传承弘扬长征精神窗口基地的重要使命。[详细]

    12-22 10-12 人民日报 分享
  • 以人民为中心创造历史伟业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强调,坚持人民至上。“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克敌制胜、战[详细]

    12-22 10-12 人民日报 分享
  • 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践证明,只要全党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就能够把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形成万众一心、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战胜一切强大敌人、一切艰难险阻。”新的征程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坚决维护党的核心和党中央权威,确保全党上下拧成一股[详细]

    12-22 10-12 人民日报 分享
  • 以史为鉴 走好新的赶考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波澜壮阔,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蕴含着无穷的历史智慧。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我们要努力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赢得更加伟[详细]

    12-22 10-12 人民日报 分享
  • 不断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中国共产党既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也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一百年来,我们党始终坚守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博大胸怀[详细]

    12-22 10-12 人民日报 分享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风向标”

    [详细]

    12-13 09-12 学习时报 分享
  •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详细]

    12-13 10-12 人民网-人民日报 分享
  • 百年大党正青春

    [详细]

    12-13 09-12 人民网-人民日报 分享
  • 怎么挖掘县域消费潜力

    消费作为目前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最强动力和确保经济安全的压舱石,在县域仍然具有巨大空间和潜力。[详细]

    12-13 09-12 学习时报 分享
  • 国家确立江河战略有何重大意义?

    继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之后,党中央提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至此,国家江河战略确立起来了。[详细]

    12-13 09-12 学习时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