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编辑:牛乐耕
权维伟
波涛蓄势,起于涓滴;事业成败,在于人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互联网成为了解群众、贴近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新途径”“扑下身子深入群众,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做好群众工作,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这些重要论述为做好新时代群众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无论是以“键对键”释疑解惑,还是以“面对面”春风化雨,都必须牢牢把握做好新时代群众工作的重要要求,树牢群众观念、践行群众路线,彰显实的情怀、实的方法、实的成效。“键对键”与“面对面”如同鸟之双翼、车之两轮,共同成为党员干部做好新时代群众工作不可或缺的“金钥匙”。
互联网是做好新时代群众工作的重要阵地。截至今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1.23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9.7%,互联网已成为人民群众表达诉求、反映实情、参与治理的重要途径。党员干部要准确把握“时”与“势”,走好网上群众路线。也要看到,少数党员干部养成“键盘依赖症”,仅依靠线上渠道获取社情民意,而不是到群众中和实践中,去听民声、察民情、访民意。事实上,仅通过“键对键”的方式联系群众,很可能滤掉人民群众藏在语气里的“长吁短叹”、埋在犹豫中的“难言之隐”,久而久之,势必会疏离干群关系、影响科学决策。究其原因,有的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祟,有的是对新时代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认识不到位。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不能仅依靠“线上打卡”,还要注重“线下扎根”。只有以更强烈的人民情怀,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把准群众脉搏、精准服务群众,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才能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面对面”是开展调查研究的重要方式,是践行群众路线的生动体现。1984年10月,在时任河北正定县委书记习近平同志的提议下,该县历史上第一次问卷调查正式启动。习近平同志站在县城街头向百姓发放调查表,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如今,互联网为开展调查研究工作提供了广泛渠道,但党员干部仍不能忘记“晴天一身汗水、雨天一身泥水、清晨一身露水”的优良作风。要扑下身子、沉到一线,“面对面”倾听群众心声,多看“后院和角落”,话家长里短、问民生痛点,补齐“键对键”存在的短板,掌握真情况、研究真问题,不让实情“缩水”、意见“潜水”、数据“注水”,为做好下一步工作打好基础。
实打实,才能心贴心。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必须在“实”字上下功夫。党员干部要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在综合运用“键对键”“面对面”方式联系群众、倾听群众意见和诉求的基础上,下足绣花功夫,把群众的“关键小事”当作“头等大事”办细办实。积极探索为民服务的新路径新方法,及时回应人民群众合理诉求,切实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难事办妥。
为政以正、树绩以实,既是政治标线,也是行动准绳。做好新时代群众工作,必须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激励干部担当作为,让实干家被看见、真英雄有舞台,对“电子负担”亮剑,重点考察党员干部深入一线解决问题的实绩,把工作实效和群众满意度作为干部业绩衡量标准,不能让微信群里的“收到”等同于“办到”、不能把PPT的“精美度”等同于工作的“完成度”。
在信息化时代,“键对键”与“面对面”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题。既要以技术赋能推动“指尖”轻盈,提升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工作效率;又要以担当实干的工作作风推动“脚尖”下沉,深入了解实际、解决问题。协同发挥“键对键”和“面对面”的重要作用,必能为做好新时代群众工作添砖加瓦,凝聚起砥砺奋进的强大力量。

责任编辑:牛乐耕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对促进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作出重要部署。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从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详细]
“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推进旅游强国建设,丰富高品质旅游产品供给,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把握发展大势,顺应人民期待,努力培育更加丰富的旅游产品、服务业态,提供更多具有原创性、创新性的体验场景,定能持续激发文旅发展动能,为美好生活增光添彩。[详细]
从乡村全面振兴到区域协调发展,从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到加快先进战斗力建设,中华大地上,施展才能的舞台无比广阔。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为人才提供更多发展机遇和更大发展空间,事业激励人才、人才成就事业的良性循环必能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详细]
从三类“事”中,感悟成长之路、笃行之志、发展之道。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去发现可能、实干奋进、创造未来。[详细]
森林粮仓护航粮食安全,新能源汽车优化出行方案,绿色消费成为时尚潮流,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越来越壮大……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中国号巨轮的发展动能将更加强劲。[详细]
人生要时时“有意注意”,国家发展何尝不是如此。一部五年规划史就是一部新中国的建设史、发展史,见证着“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实践伟力。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擘画了“十五五”时期发展蓝图,让我们不懈努力、接续奋斗,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稳扎稳打向前进。[详细]
国家强盛、民族复兴需要物质文明的积累,更需要精神文明的升华。把积极合理消费和反对铺张浪费结合起来,推动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同频共振,定能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详细]
建设科技强国,历史的接力棒已经交到了我们这一代人手中。更好发挥科技的战略先导和根本支撑作用,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锐意改革、持续深耕,跑出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创新“加速度”,中国式现代化的步伐不可阻挡。[详细]
“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就应该有雄心壮志。”没有奇思妙想,难以创新创造;没有雄心壮志,也难以开创奇迹。前行征途上,道不变、志不改、气不竭,多些砺剑长空的本领、多些气冲霄汉的勇毅,我们的事业定能蒸蒸日上。[详细]
年轻干部“自找苦吃”,既需要自身主动,也离不开组织“搭台赋能”。只有让吃苦者不吃亏、让有为者有位,才能让愿吃苦、能吃苦的年轻干部有平台、有奔头,进而激励和引导更多年轻干部立足本职岗位,甘当为民服务的“孺子牛”、创新发展的“拓荒牛”、艰苦奋斗的“老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