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编辑:牛乐耕
于蒙潞
科研服务不该是单向的,而应在与学者们的沟通中形成启发和引导,让他们的“解题能力”更好匹配现实所需
建设科技强国的征途上,科学家们是冲锋在前的“主角”,我和同事们则在幕后默默支持他们。作为一名高校科研管理工作者,我愿以“科研铺路人”“创新同行者”自勉。我的“主角故事”,就是要让更多主角闪耀登场。
如果把科研比作种庄稼,那么项目申报就是为创新“金种子”寻觅沃土、规划生长的过程。没有这关键的第一步,许多优秀的构想便难以获得充分的滋养,甚至可能无法“开花结果”。但也恰是这第一步,让不少科研人员犯了难。我们的工作,就是帮他们“铺路架桥”,打通从想法到项目的堵点。
记得一名刚回国的青年化学教师,怀揣“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的前沿构想,却对申报流程和规范感到陌生,几次申请都碰壁了。我陪着她反复打磨申报材料,将立意从宽泛的“机理探索”聚焦于具体的产业瓶颈;把创新点从笼统的“新材料性能好”深化为“近表面氧迁移动态稳定机制”阐释……当项目最终获批国家青年科学基金,她激动地对我说:“没有你,这个科研项目恐怕就只能停留在科学设想了。”所谓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自己虽不是科技成果的直接创造者,但能成为创新链条上的一环,让优秀的种子不被埋没、让创新的火花得以闪光,同样意义非凡。
让科研人员专长与国家战略需求同频共振,是科研服务的核心课题。我们的角色,不是简单的“传声筒”“中转站”,而应是善解人意的“翻译官”、精准对接的“黏合剂”。唯有自己先沉下心去,悟透政策导向、摸准科研方向,才能促二者双向奔赴、精准契合。
曾有一名深耕基础理论的老教授,起初对应用类项目十分抵触,认为这偏离了理论初心。我研读他的学术成果,发现其理论模型在职业教育方面独具价值,便试着建议:“可否基于您的研究,构建一个诊断工具,剖析地区招工难与就业难并存的原因?进一步还能设计课程动态调整机制,用理论指导实践,也用现实验证理论。”这番话触动了他,于是便有了一份“教产城”协同发展的创新研究。科研服务不该是单向的,而应在与学者们的沟通中形成启发和引导,让他们的“解题能力”更好匹配现实所需。
科研之路无坦途,10次申报可能只有1次成功。作为项目管理者,我们如何看待失败,直接影响科研人员的创新勇气。因此,科研服务既要锦上添花、为成功者喝彩,也要雪中送炭、予探索者支持,努力营造一个鼓励尝试、宽容失败的创新生态。
有老师连续3年申报某国家级项目都遗憾折戟,每次失败后,我都劝他不要灰心,和他一起逐句分析评审意见。虽然最后项目仍未获批,但科研思路已愈发成熟,明年他还要再次申请。专业的帮助、包容的环境,本身就是一种宝贵的创新资源。与科研人员一起,把每次申报都看作锻炼,将评审意见转化为前进的阶梯,才能在一个个具体而微的改进中走向成功。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为科技工作者指明了方向,也让我们感到使命在肩。每当收到学校老师们获批项目的证明,或得知他们的新技术应用于重大工程、惠及民生时,我的内心充满了激动与自豪。未来,我将继续坚守这片“疆场”,以更专业的能力、更温暖的陪伴,当好创新路上的同行者,与广大科研人员一道,促更多成果破土而出、茁壮成长。
(作者为辽宁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基金项目管理科工作人员)

责任编辑:牛乐耕
从乡村全面振兴到区域协调发展,从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到加快先进战斗力建设,中华大地上,施展才能的舞台无比广阔。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为人才提供更多发展机遇和更大发展空间,事业激励人才、人才成就事业的良性循环必能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详细]
从三类“事”中,感悟成长之路、笃行之志、发展之道。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去发现可能、实干奋进、创造未来。[详细]
森林粮仓护航粮食安全,新能源汽车优化出行方案,绿色消费成为时尚潮流,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越来越壮大……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中国号巨轮的发展动能将更加强劲。[详细]
人生要时时“有意注意”,国家发展何尝不是如此。一部五年规划史就是一部新中国的建设史、发展史,见证着“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实践伟力。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擘画了“十五五”时期发展蓝图,让我们不懈努力、接续奋斗,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稳扎稳打向前进。[详细]
国家强盛、民族复兴需要物质文明的积累,更需要精神文明的升华。把积极合理消费和反对铺张浪费结合起来,推动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同频共振,定能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详细]
建设科技强国,历史的接力棒已经交到了我们这一代人手中。更好发挥科技的战略先导和根本支撑作用,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锐意改革、持续深耕,跑出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创新“加速度”,中国式现代化的步伐不可阻挡。[详细]
“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就应该有雄心壮志。”没有奇思妙想,难以创新创造;没有雄心壮志,也难以开创奇迹。前行征途上,道不变、志不改、气不竭,多些砺剑长空的本领、多些气冲霄汉的勇毅,我们的事业定能蒸蒸日上。[详细]
年轻干部“自找苦吃”,既需要自身主动,也离不开组织“搭台赋能”。只有让吃苦者不吃亏、让有为者有位,才能让愿吃苦、能吃苦的年轻干部有平台、有奔头,进而激励和引导更多年轻干部立足本职岗位,甘当为民服务的“孺子牛”、创新发展的“拓荒牛”、艰苦奋斗的“老黄[详细]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引领下,人类文明发展进入数字化、智能化交织推进的新阶段。随着数字经济迅猛发展,促进数据高效流通使用、维护国家数据安全等方面的问题日益显现。如何在数字化浪潮中携手应对挑战、深化互利合作、增进人类福祉,成为各国必须回答的现实问[详细]
行不止者,虽远必臻。巧合的是,神舟二十一号航天员乘组中,70后、80后、90后一起出征,刚好构成了一个代际序列。航天代有才人出,宇宙探索无止境,中国航天的坐标将不断刷新。[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