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大做强绿色发展引擎

2025-11-18  来源: 人民日报 作者: 李铁林

  李铁林

  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和生态补偿机制,让政府有力主导、企业积极参与、市场有效调节、群众广泛受益,有助于激发全社会参与绿色发展的积极性

  “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发展林下经济,壮大林草产业。”从去年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到今年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再到纳入“十五五”规划建议,林下经济、林草产业为什么受到如此多的关注?

  看数据。2024年,全国林草产业总产值达到10.496万亿元,并形成木材加工、经济林、森林旅游、林下经济4个产值超万亿元的支柱产业。推动“两山”理念转化,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林下经济和林草产业成为重要抓手。

  析机理。以往一段时间,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存在难度量、难抵押、难交易、难变现等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严格保护、大力培育、合理利用林草资源,做精一产、做强二产、做大三产,我国在统筹生态美与百姓富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林下经济、林草产业发展成绩单可圈可点,靠的正是促进发展理念革新、发展方式创新,做大做强了绿色发展引擎。

  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推动“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我们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倡导绿色健康生活方式,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增强绿色发展动能,推动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新的重大进展。

  理念是先导。曾经,一些地方谈及绿色低碳转型,“阵痛”是一个绕不开的词。这一方面是由于粗放发展模式存在惯性,另一方面是因为绿色发展动力机制尚未成熟。如今,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不仅在理念层面直抵人心,更实实在在融入治理实践和发展场景中。逐绿前行、因绿而兴,理念一变天地宽。

  权益是基础。绿色发展方式能否持久、稳固,取决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否顺畅。北京出台技术规范,科学量化生态服务价值;山西健全机制,推动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交易;福建厦门探索垃圾分类碳交易,让居民从绿色生活中获益……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和生态补偿机制,让政府有力主导、企业积极参与、市场有效调节、群众广泛受益,有助于激发全社会参与绿色发展的积极性。

  政策是保障。持续优化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经济政策工具箱,能为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提供有力支撑。在浙江安吉,竹林碳汇改革、创新碳汇收储机制让“竹林空气”变为真金白银。在江西资溪,林业经营收益权证既稳定了经营者预期,也解决了融资难题。“两山”理念转化的正向循环在改革和政策的护航下更加通畅,为产业向好注入源头活水。

  当前,绿色发展在制度、标准、利益格局等方面存在一些深层次矛盾,比如碳市场交易规模与活跃度仍有提升空间,有的生态产品试点探索尚不成熟。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发展前进的过程,“十五五”时期,我们还需要持续深化改革、巩固拓展优势、破除瓶颈制约、补强短板弱项。

  森林粮仓护航粮食安全,新能源汽车优化出行方案,绿色消费成为时尚潮流,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越来越壮大……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中国号巨轮的发展动能将更加强劲。

返回首页>>

责任编辑:牛乐耕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 “有意注意”与“有意忽略”

    人生要时时“有意注意”,国家发展何尝不是如此。一部五年规划史就是一部新中国的建设史、发展史,见证着“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实践伟力。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擘画了“十五五”时期发展蓝图,让我们不懈努力、接续奋斗,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稳扎稳打向前进。[详细]

    11-18 10-11 人民日报 分享
  • 从“四本账”说说消费和浪费

    国家强盛、民族复兴需要物质文明的积累,更需要精神文明的升华。把积极合理消费和反对铺张浪费结合起来,推动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同频共振,定能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详细]

    11-18 10-11 人民日报 分享
  • 靠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

    建设科技强国,历史的接力棒已经交到了我们这一代人手中。更好发挥科技的战略先导和根本支撑作用,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锐意改革、持续深耕,跑出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创新“加速度”,中国式现代化的步伐不可阻挡。[详细]

    11-12 10-11 人民日报 分享
  • “伟大而浪漫”何以动人心弦

    “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就应该有雄心壮志。”没有奇思妙想,难以创新创造;没有雄心壮志,也难以开创奇迹。前行征途上,道不变、志不改、气不竭,多些砺剑长空的本领、多些气冲霄汉的勇毅,我们的事业定能蒸蒸日上。[详细]

    11-12 10-11 人民日报 分享
  • 年轻干部不妨多些“自找苦吃”

    年轻干部“自找苦吃”,既需要自身主动,也离不开组织“搭台赋能”。只有让吃苦者不吃亏、让有为者有位,才能让愿吃苦、能吃苦的年轻干部有平台、有奔头,进而激励和引导更多年轻干部立足本职岗位,甘当为民服务的“孺子牛”、创新发展的“拓荒牛”、艰苦奋斗的“老黄[详细]

    11-11 10-11 人民日报 分享
  • 打造数字合作的“上合样板”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引领下,人类文明发展进入数字化、智能化交织推进的新阶段。随着数字经济迅猛发展,促进数据高效流通使用、维护国家数据安全等方面的问题日益显现。如何在数字化浪潮中携手应对挑战、深化互利合作、增进人类福祉,成为各国必须回答的现实问[详细]

    11-11 10-11 人民日报 分享
  • 四个坐标看中国航天

    行不止者,虽远必臻。巧合的是,神舟二十一号航天员乘组中,70后、80后、90后一起出征,刚好构成了一个代际序列。航天代有才人出,宇宙探索无止境,中国航天的坐标将不断刷新。[详细]

    11-10 11-11 人民日报 分享
  • 标准出海 共赢致远

    标准是世界的“通用语言”。提升标准国际化水平,并非中国产品、服务和标准走向世界的单向道,而是中国与世界深度互动、共享发展的过程。[详细]

    11-10 10-11 人民日报 分享
  • 以规划衔接绘就中国式现代化新图景

    《建议》提出的“强化国家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健全区域间规划统筹、产业协作、利益共享等机制”等部署,蕴含着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的科学方法论,为各地区各部门以规划衔接赋能高质量发展、携手绘就中国式现代化壮丽图景提供了根本遵循。各地区各部门谋划“十五五[详细]

    11-10 10-11 人民日报 分享
  • 营造高品质城市生活空间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必须深刻把握我国城镇化和城市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锚定现代化人民城市目标,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不断加强高品质城市生活空间建设,持续提升城市宜居水平,让城市成为人人向往的美好家园。[详细]

    11-07 16-11 人民日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