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表演式忙碌”绊住实干脚步

2025-11-13  来源: 人民日报 作者: 翟晓军

  翟晓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不慕虚荣,不务虚功,不图虚名,切实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随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整治力度不断加大,广大党员干部能够放开手脚轻装上阵,将主要时间和精力放在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上。同时,在一些地方和部门,有的人把办公平台当作“戏台”,在工作中耍假把式,热衷于搞“表演式忙碌”。这不仅损害了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更会贻误改革发展良机。中国共产党人必须是实干家。新征程上,唯有真抓实干、务求实效,方能守好初心、担好使命,创造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

  热衷于搞“表演式忙碌”的人看似经常撸起袖子、高喊号子,实际上却总是忙在表面,到头来苦活累活没干多少、难事实事没办几件。这样的人,通常用心经营自己的“忙碌”人设,比如,他们在微信朋友圈中总是表现为加班加点,而在实际工作中却是拈轻怕重;他们热衷于搞“造景式调研”“摆拍式走访”,在镜头前面带微笑同群众手拉手,而拍过照就着急钻进车子赶赴下一个点位“打卡”;面对上级考察调研,他们不是实打实谈工作、讲问题,而是在迎来送往上花心思;他们准备的汇报材料一厚摞,展板和PPT炫酷夺目,内容不是通篇“穿靴戴帽”言之无物,就是为自己抹粉贴金……这种华而不实的作风,不仅空耗行政资源,更消磨苦干者的干事热情、牵绊实干者的干事脚步,还会把工作氛围、政治生态搞得乌烟瘴气。

  “表演式忙碌”现象虽然内容多样、形式多变,但变不了、瞒不住的是表里不一、言过其实、弄虚作假的形式主义实质。那些善于搞“表演式忙碌”的人,自以为手段高明,实则自欺欺人。衡量一名干部是不是苦干实干,群众心中那杆秤最准。成绩单拉得再长、功劳簿摞得再厚,群众不满意、不认可都不能作数。

  “表演式忙碌”现象的出现,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有的是因为党员干部政绩观出现偏差而故意为之,错误地认为“看不见的实干不如看得见的表演”,这样的人干工作不是为了群众满意,而是为了领导注意。有的是因为党员干部斗争意识不强、担当精神不够而被迫为之,面对形式主义不愿当即拆穿、当面批评,而是顾及面子、怕伤和气,在别人“表演”时搭把手、当观众。还有个别地方和部门干部考核评价机制不够科学合理,对摆在面上的“可视指标”关注较多,对默默耕耘、埋头做事的干部的辛勤付出关注不够。

  纠治“表演式忙碌”的形式主义作风,需要内外兼修、系统治理、综合施策。一方面,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树立正确政绩观,多想一想自己实打实为群众解决了哪些难题,坚决杜绝口号式、表态式、包装式落实的做法,从思想上革除“表演心态”,在行动上杜绝“表演状态”,把主要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真解决问题、真推动发展、真服务群众中去;另一方面,必须着力建立健全干部考核评价机制,使写在纸面看的如实反映实际中干的,让工作实绩和群众口碑真正成为考察干部的硬指标,使表里不一、弄虚作假、摆花架子的“表演”式干部没有市场,让踏实务实、群众认可的“老黄牛”式干部脱颖而出,鲜明树立起凭实绩说话、拿实事说事的选人用人导向,激励广大党员干部用苦干实干拼出一片新天地、做成一番大事业。

返回首页>>

责任编辑:牛乐耕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 靠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

    建设科技强国,历史的接力棒已经交到了我们这一代人手中。更好发挥科技的战略先导和根本支撑作用,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锐意改革、持续深耕,跑出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创新“加速度”,中国式现代化的步伐不可阻挡。[详细]

    11-12 10-11 人民日报 分享
  • “伟大而浪漫”何以动人心弦

    “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就应该有雄心壮志。”没有奇思妙想,难以创新创造;没有雄心壮志,也难以开创奇迹。前行征途上,道不变、志不改、气不竭,多些砺剑长空的本领、多些气冲霄汉的勇毅,我们的事业定能蒸蒸日上。[详细]

    11-12 10-11 人民日报 分享
  • 年轻干部不妨多些“自找苦吃”

    年轻干部“自找苦吃”,既需要自身主动,也离不开组织“搭台赋能”。只有让吃苦者不吃亏、让有为者有位,才能让愿吃苦、能吃苦的年轻干部有平台、有奔头,进而激励和引导更多年轻干部立足本职岗位,甘当为民服务的“孺子牛”、创新发展的“拓荒牛”、艰苦奋斗的“老黄[详细]

    11-11 10-11 人民日报 分享
  • 打造数字合作的“上合样板”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引领下,人类文明发展进入数字化、智能化交织推进的新阶段。随着数字经济迅猛发展,促进数据高效流通使用、维护国家数据安全等方面的问题日益显现。如何在数字化浪潮中携手应对挑战、深化互利合作、增进人类福祉,成为各国必须回答的现实问[详细]

    11-11 10-11 人民日报 分享
  • 四个坐标看中国航天

    行不止者,虽远必臻。巧合的是,神舟二十一号航天员乘组中,70后、80后、90后一起出征,刚好构成了一个代际序列。航天代有才人出,宇宙探索无止境,中国航天的坐标将不断刷新。[详细]

    11-10 11-11 人民日报 分享
  • 标准出海 共赢致远

    标准是世界的“通用语言”。提升标准国际化水平,并非中国产品、服务和标准走向世界的单向道,而是中国与世界深度互动、共享发展的过程。[详细]

    11-10 10-11 人民日报 分享
  • 以规划衔接绘就中国式现代化新图景

    《建议》提出的“强化国家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健全区域间规划统筹、产业协作、利益共享等机制”等部署,蕴含着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的科学方法论,为各地区各部门以规划衔接赋能高质量发展、携手绘就中国式现代化壮丽图景提供了根本遵循。各地区各部门谋划“十五五[详细]

    11-10 10-11 人民日报 分享
  • 营造高品质城市生活空间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必须深刻把握我国城镇化和城市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锚定现代化人民城市目标,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不断加强高品质城市生活空间建设,持续提升城市宜居水平,让城市成为人人向往的美好家园。[详细]

    11-07 16-11 人民日报 分享
  • 越开放,越活跃,越发展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当下,第八届进博会正迎来八方客。这一展现中国与世界开放融通的窗口,将带来更多惊喜。开源共享、开放共进,充满活力、张开怀抱的发展之姿,定能让人更深刻地理解“与中国同行就是与机遇同行”[详细]

    11-05 11-11 人民日报 分享
  • 五年规划何以世界瞩目

    习近平主席指出:“我们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从来没有想挑战谁、取代谁,而是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做更好的自己,同世界各国分享发展机遇。”这是中国智慧对全球治理的启示。[详细]

    11-05 10-11 人民日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