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四本账”说说消费和浪费

2025-11-18  来源: 人民日报 作者: 仲 音

  仲 音

  消费和浪费,一字之差、云壤之别。

  鼓励消费和反对浪费,从来不是对立的、割裂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使消费潜力充分释放出来”“要提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坚决反对铺张浪费,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浓厚氛围”。“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坚持惠民生和促消费、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紧密结合”,并对大力提振消费作出部署。这些重要论断和部署,体现了鼓励消费和反对浪费的内在统一,是我们做好工作的思想方法。

  不妨从“四本账”领悟其中的道理。

  第一本是无人机飞手的消费账。爱好摄影的刘先生,专业相机、镜头不少。今年,趁着广东深圳“以旧换新”政策利好,他花约1万元添置了无人机套装、报名了私教课。买器材、约培训、考执照、自驾游……刘先生的消费链折射产业链。

  中国民用无人机产业全球领先,是低空经济的重要增长点,也催生出无人机驾驶员等新职业,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购买高品质无人机,满足的是有效需求,是优质供给促进消费升级的一个注脚。

  实践告诉我们,鼓励消费、反对浪费,是为了更有效益的增长,统一于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今天的中国,已经摒弃“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粗放模式,正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以有力政策推动实现有效需求、优质供给的良性循环。

  提振消费是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的重要抓手。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以高质量供给引领新需求、促进新消费,激发超大规模市场的优势和潜力,消费这个中国经济的“主引擎”将持续释放强劲动能。

  第二本是新能源车主的购车账。一位江苏无锡的朋友要换车,之前一直纠结买油车还是电车。今年8月,江苏出台文件明确车网互动放电价格政策。据测算,参与放电的车主每年有望获取近3000元收益。朋友果断选择购买电车,并期待公司地下停车场早日装上车网互动充电桩。

  谷时充电,峰时放电,得益于车网互动,电动汽车变身移动充电宝,车主使用成本下降,电网负担得到缓解,全社会碳排放减少,一笔绿色消费,几方多赢。

  实践告诉我们,鼓励消费、反对浪费,是为了更有品质的生活,统一于绿色低碳发展大势。今天的中国,绿色产品从“备选”变为“必选”,“循环青年”成为新消费群体。支持绿色消费的政策形成合力,绿色低碳从“口号”变成“潮流”,甚至成为新的“社交货币”。

  反对浪费,不是变相的消费降级,恰恰相反,是要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促使消费品质向上、资源消耗向下、产业赛道向新。这是“中国智造”持续迭代的驱动力,更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力。

  第三本是舞蹈迷的追剧账。今年国庆、中秋假期,舞迷小李去四川成都“再刷”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不同价位的票根,她存了一沓,还淘了不少文创产品,“雅致的宋韵美学、演员的倾情演绎,次次都有惊喜,真是欲罢不能。”

  扫描文化演出市场,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场场爆满,话剧《戏台》频频加演,上半年脱口秀专业剧场演出场次同比增长54.1%,票房同比增长134.9%。跨城追剧,文化“迁徙”,映照消费需求之变。

  实践告诉我们,鼓励消费、反对浪费,是为了更有价值的追求,统一于社会文明向上向善。消费升级不是花钱大手大脚,成熟的消费者“不是贵的买不起,而是追求更有性价比”。新时代的消费观,摒弃盲目攀比,讲求理性个性。

  以文化人与以文润城相融合,培育出新时代的消费新图景。“苏超”“村超”火爆,小小票根带出长尾效应,点亮城乡新貌;重庆火锅、兰州牛肉面等特色美食助力打造文旅品牌,扮靓区域新景;年轻人简约办婚礼、慷慨做公益,重塑文明新风。

  “既要物质富足、也要精神富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崇高追求。”健康的消费观,生发于正确的义利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的硕果,也是新时代人文经济学的魅力。

  第四本是地方政府的支出账。浙江象山县,政府大院乍一看略显“寒碜”。不是“穷”到盖不起楼,象山县2024年的财政总收入达116.4亿元。只不过,“三公”经费没多少,民生支出达106.4亿元,同比增长21.1%,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7.5%。精打细算过日子,不换“门面”赢“民心”,就是答案。

  实践告诉我们,党和政府带头过紧日子,是为老百姓过好日子,统一于投资于人、造福于民的价值旨归。节俭朴素,力戒奢靡,是我们党的传家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论我们国家发展到什么水平,不论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党政机关过紧日子,也不是捂紧钱包不花钱,而是该花的花,该省的省,集中财力办大事。今年以来,扩围提质实施“两新”政策,今年超长期特别国债规模比去年增加30%,截至上半年“以旧换新”带动销售额超2.9万亿元,约4亿人次享受补贴优惠。资金更多、更直接地用到百姓身上,诠释初心使命、厚植幸福指数。

  国家强盛、民族复兴需要物质文明的积累,更需要精神文明的升华。把积极合理消费和反对铺张浪费结合起来,推动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同频共振,定能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

返回首页>>

责任编辑:牛乐耕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 靠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

    建设科技强国,历史的接力棒已经交到了我们这一代人手中。更好发挥科技的战略先导和根本支撑作用,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锐意改革、持续深耕,跑出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创新“加速度”,中国式现代化的步伐不可阻挡。[详细]

    11-12 10-11 人民日报 分享
  • “伟大而浪漫”何以动人心弦

    “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就应该有雄心壮志。”没有奇思妙想,难以创新创造;没有雄心壮志,也难以开创奇迹。前行征途上,道不变、志不改、气不竭,多些砺剑长空的本领、多些气冲霄汉的勇毅,我们的事业定能蒸蒸日上。[详细]

    11-12 10-11 人民日报 分享
  • 年轻干部不妨多些“自找苦吃”

    年轻干部“自找苦吃”,既需要自身主动,也离不开组织“搭台赋能”。只有让吃苦者不吃亏、让有为者有位,才能让愿吃苦、能吃苦的年轻干部有平台、有奔头,进而激励和引导更多年轻干部立足本职岗位,甘当为民服务的“孺子牛”、创新发展的“拓荒牛”、艰苦奋斗的“老黄[详细]

    11-11 10-11 人民日报 分享
  • 打造数字合作的“上合样板”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引领下,人类文明发展进入数字化、智能化交织推进的新阶段。随着数字经济迅猛发展,促进数据高效流通使用、维护国家数据安全等方面的问题日益显现。如何在数字化浪潮中携手应对挑战、深化互利合作、增进人类福祉,成为各国必须回答的现实问[详细]

    11-11 10-11 人民日报 分享
  • 四个坐标看中国航天

    行不止者,虽远必臻。巧合的是,神舟二十一号航天员乘组中,70后、80后、90后一起出征,刚好构成了一个代际序列。航天代有才人出,宇宙探索无止境,中国航天的坐标将不断刷新。[详细]

    11-10 11-11 人民日报 分享
  • 标准出海 共赢致远

    标准是世界的“通用语言”。提升标准国际化水平,并非中国产品、服务和标准走向世界的单向道,而是中国与世界深度互动、共享发展的过程。[详细]

    11-10 10-11 人民日报 分享
  • 以规划衔接绘就中国式现代化新图景

    《建议》提出的“强化国家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健全区域间规划统筹、产业协作、利益共享等机制”等部署,蕴含着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的科学方法论,为各地区各部门以规划衔接赋能高质量发展、携手绘就中国式现代化壮丽图景提供了根本遵循。各地区各部门谋划“十五五[详细]

    11-10 10-11 人民日报 分享
  • 营造高品质城市生活空间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必须深刻把握我国城镇化和城市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锚定现代化人民城市目标,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不断加强高品质城市生活空间建设,持续提升城市宜居水平,让城市成为人人向往的美好家园。[详细]

    11-07 16-11 人民日报 分享
  • 越开放,越活跃,越发展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当下,第八届进博会正迎来八方客。这一展现中国与世界开放融通的窗口,将带来更多惊喜。开源共享、开放共进,充满活力、张开怀抱的发展之姿,定能让人更深刻地理解“与中国同行就是与机遇同行”[详细]

    11-05 11-11 人民日报 分享
  • 五年规划何以世界瞩目

    习近平主席指出:“我们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从来没有想挑战谁、取代谁,而是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做更好的自己,同世界各国分享发展机遇。”这是中国智慧对全球治理的启示。[详细]

    11-05 10-11 人民日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