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编辑:牛乐耕
胡菊华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力量根基”,明确了文化赋能思政课建设的鲜明导向。新征程上,思政课建设面临新形势新任务,要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挖掘好、运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丰富资源,为思政课建设提供更为充沛的文化养分,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筑牢思政课深厚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头活水。面对当今世界多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意识形态交锋博弈的复杂态势,提升思政课立德树人实效,要注重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思想智慧和精神力量。思政课建设要在课程体系和教学体系建构中坚持“两个结合”,围绕教学内容和主题,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用好相关经典名篇、历史人物事迹等文化资源培塑学生道德品质。通过组织学生开展文化交流、参观历史文化遗址等,帮助学生从源远流长的历史中理解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不断增强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进一步坚定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在润物无声中引导学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
以革命文化厚植思政课红色底色。革命文化诞生于血与火的革命岁月,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文化支撑和精神动力。革命文化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承载着党的光辉历史,是思政课教育的宝贵资源。思政课建设要着力发掘革命文化的独特价值和育人功能,综合运用史料,讲清楚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挖掘其中蕴含的崇高理想信念、深厚人民情怀、高尚道德情操,引导学生从红色文化中汲取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力量。注重创新教学形式,整合利用多元教学资源,把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结合起来,用活用好党和国家红色基因库,依托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等开展体验式、互动式、沉浸式教学,着力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教育引导学生从中国共产党筚路蓝缕、胼手胝足的艰苦奋斗历程中感悟精神品格、传承红色基因,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激发起自觉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信心和决心。
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强化思政课价值引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党领导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创造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承载的科学思想、价值取向等,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思想价值引领和鲜活资源。思政课要将教学逻辑、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贯通起来,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为内容支撑,深挖用好凝练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内涵的生动案例,讲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故事,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充分展现成就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伟大飞跃的逻辑必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要通过开展多样化教学活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滋养青少年的精神世界,使其内化为青少年的精神追求和行为习惯。
(作者为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牛乐耕
改革永远在路上,改革之路无坦途。在党的旗帜下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形成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合力,就一定能谱写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壮美篇章。[详细]
唯有始终保持锐意进取、迎难而上的奋斗姿态,坚持用改革开放这个重要法宝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应对前进道路上的风险挑战,奋力写好改革的时代新篇,才能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披荆斩棘、一往无前。[详细]
营商环境像个大磁场,哪里营商环境好,资金就往哪里投,企业就往哪里落,人才就往哪里流。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是个长期工程。坚持久久为功,一个一个问题去解决,一项一项制度去完善,共同营造尊商重商亲商安商的浓厚氛围,定能让云岭大地长出更多吸引“金凤凰”的“梧[详细]
心中装着百姓,手中握有真理,脚踏人间正道,我们信心十足、力量十足。新征程上,我们要深刻认识“两个确立”是党和人民应对一切不确定性的最大确定性、最大底气、最大保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以坚定信念、强大底[详细]
新征程上,广大高校要勇担使命、贡献力量,努力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抢占发展制高点、培育竞争新优势、蓄积发展新动能。[详细]
沂蒙精神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为传承弘扬沂蒙精神,让沂蒙精神在新时代发扬光大、代代相传,今天,让我们走进“沂蒙红色堡垒村”——临沂市沂水县西墙峪村,感悟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沂蒙精神,凝聚奋勇前进的精神动力。[详细]
以破解制约高质量发展的卡点堵点为发力点,以生态环境和民生领域的痛点难点为突破口,废弃物循环利用的产业链创新链就能更好融合。[详细]
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让老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详细]
伟大事业需要伟大精神,沂蒙精神是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攻坚克难、踔厉奋进的强大精神动力。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的新征程上,让我们大力弘扬和践行沂蒙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把沂蒙精神这一丰厚的精神财富转化为团结奋斗、砥砺前行的强大力量。[详细]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最活跃、最具决定意义的能动主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我们要深刻认识和把握人才在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中的作[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