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编辑:牛乐耕
李利芳
基层通常指国家组织体系中最接近人民群众的层级,基层基础即基层的根基、底盘,是对国家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根本或基点。我国的基层基础在乡镇(街道)和村(社区),是社会治理最基本的单元,跟群众的联系最直接最紧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基层基础作出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论述能够让我们更加深刻认识和领悟基层基础工作的重要性,为新时代做好基层基础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2013年7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省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强调,做好基层基础工作十分重要,只要每个基层党组织和每个共产党员都有强烈的宗旨意识和责任意识,都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先锋模范作用,我们党就会很有力量,我们国家就会很有力量,我们人民就会很有力量,党的执政基础就能坚如磐石。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基础是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基层基础工作都是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直接关联的事情,要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党和政府的大事,这些事办好了、处理好了,就能够得民心、暖民心、安民心,国家的治理之基和党的执政基础就会坚不可摧、牢不可破。
2015年6月16日至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调研时强调,必须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策,丝毫不能放松。要重点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提高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基层干部是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的关键。国欲兴其势,必先固其本。坚持党的领导是做好基层基础工作的根本保证。重视基层党建是党的优势所在,是中国共产党永葆生机活力的重要密码。党的基层组织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是党执政大厦的地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基层党员干部是实现党在基层领导,做好基层基础工作的坚强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在脱贫攻坚的第一线,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基层干部成为脱贫摘帽的定海神针和领头雁;在改革发展的主战场,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基层干部勇挑最重的担子、敢啃最硬的骨头;在民生保障的最底处,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基层干部扑下身子,踏实苦干,把群众冷暖放在心头……事实证明,越是在关键时刻、越是在困难面前,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党员干部的作用与力量越能得到彰显,越能经得起考验。基层党组织要始终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和联系党中央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广大基层干部要始终在基层一线同各族人民群众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成为稳定的旗帜、发展的标杆、群众的主心骨。
2016年7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视察工作时强调,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必须把基层基础夯实。我国的治理,基本单元是县(市、区),基层基础在乡镇(街道)和村(社区)。2018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武汉考察时强调,社区是基层基础。只有基础坚固,国家大厦才能稳固。基层基础犹如国家大厦的底座,基座愈厚实、愈稳固,国家大厦愈牢靠、愈坚韧。从革命年代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能够经历世所罕见的艰难并经得住各种风险挑战的考验而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得益于拥有一个强大而有力的基层基础。巩固国家政权一定要致力于解决好人民大众基础的问题,打牢保障政权恒久稳固的基层群众基础。社区作为国家体系的基础,是党委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社区虽小,却连着千家万户。要坚持为民服务宗旨,把老百姓放在心中,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要及时感知社区居民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不断解决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的切身难题,让社区成为居民最放心、最安心的港湾,为切实巩固基层基础、夯实党的执政根基提供强有力支撑。
2020年9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基层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十四五”时期,要在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提高基层治理能力上下更大功夫。要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坚持和完善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城乡社区建设。夯实基层基础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固本之举。基层既是产生利益冲突和社会矛盾的“源头”,也是协调利益关系和疏导社会矛盾的“茬口”。基层治理的效果好不好,直接关系着社区、农村的和谐、团结与稳定。要把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作为一项基础性工程持续推进,不断提升基层治理的效能,始终坚持基层治理的党建引领,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体制,创新治理抓手载体,推广积分制、清单制、数字化、接诉即办等务实管用的治理方式,动员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共同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
2022年6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武汉考察时强调,社区是城市治理体系的基本单元。我国国家治理体系的一个优势就是把城乡社区基础筑牢。要把更多资源下沉到社区来,充实工作力量,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和管理服务水平,夯实城市治理基层基础。2023年1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强调,社区是基层自治的基本单元,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基层基础。城乡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平台,是支撑社会治理最坚实的力量。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要向基层下移,落到城乡社区,把更多资源、服务、管理放到社区,把城乡社区党组织和便民服务中心作为新时代基层治理的重要阵地建设好。城乡社区服务和管理能力强了,社会治理的基础就实了。
2024年1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强调,要持续夯实基层基础,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做好基层社会治理,夯实基层基础是一项久久为功、持之以恒的重要工作,党的领导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居于核心地位。推进新时代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最根本的一条是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要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着重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在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上持续发力,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基层社会治理成效如何,基层干部队伍是关键性因素。要将持续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聚焦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开展全面检视、靶向治疗,切实为基层减负,让广大基层干部将更多时间和精力用在真抓实干、开拓进取、为群众服务上。要对奋斗在基层的党员干部政治上激励,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生活上关心,心理上关怀,促使广大党员干部在新时代扎根基层,奉献基层,确保基层治理工作高效落实,使基层基础打得更牢,底盘托得更稳。
责任编辑:牛乐耕
把牢价值取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改革,以实绩实效和人民群众满意度检验改革,必将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详细]
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落实《决定》各项改革举措上来,定能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详细]
充分发挥数据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各领域的作用,有助于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展望未来,我们还需要继续完善数字经济治理,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推动数据要素更好赋能经济发展和美好生活,构筑国家竞争[详细]
破除与新发展理念不符的体制机制弊端,形成有利于新发展理念落实落地的制度环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才能不断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活力、厚植发展优势。[详细]
制度优势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站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起点上,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把《决定》谋划的改革任务落到实处,将深化改革与制度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定能以“中国之制”的新优势推动“中国之治”迈向新境界。[详细]
充分调动各方面改革积极性,进一步凝聚改革共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一定能形成推进改革的强大合力,在新征程上书写出更加精彩的改革答卷,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详细]
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应立足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从学理上研究和阐释中国式现代化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以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彰显知识体系的自主性,以知识体系的自主性彰显中国式现代化对世界现代化的原创性贡献。[详细]
题定纲成,乘势而进。立足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抓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解决的重大体制机制问题、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时不我待,责无旁贷。[详细]
新征程上,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把党的领导贯穿乡村治理全过程各方面,加强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持续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不断增强广大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详细]
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农业强国,基本要求是实现农业现代化。”拓展现代化发展空间,农业农村是大有可为的广阔天地。作为首都最大的平原区和农业大区,北京市大兴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建设国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