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跌倒的企业”站起来

2025-08-08  来源: 人民日报 作者: 韩韫超

  韩韫超

  前不久,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联合多部门建立并推动实施“预惩戒”与“信用修复”联动机制,以预惩戒通知书替代失信黑名单,杜绝一刀切式惩戒,让企业“跌倒还能爬起”。

  涉企信用惩戒,是对存在严重失信行为的企业依法采取的一种约束措施。这一举措将企业失信行为与市场准入、融资信贷、政策优惠等挂钩,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联合惩戒格局。

  不过,现实中,涉企信用惩戒的适用情形存在一定复杂性。比如,一些企业并非恶意逃避债务,而是因市场波动等客观因素暂时性违约;一些涉诉企业已提供有效担保,被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足以清偿债务……类似情形下,如果涉诉企业被立即纳入失信名单,易引发信誉崩塌、合作中断、资金断流等连锁反应,甚至导致本可挽救的企业走向破产。

  此次湖南建立联动机制,有助于避免涉企信用惩戒可能造成的“误伤”。“预惩戒”即执行法院在决定将企业纳入失信名单前,给予其1—3个月宽限期,同时通过信用预警等,引导其主动履约;而“信用修复”则指,企业有履约意愿且符合条件,如已达成和解、提供有效担保等,法院可及时屏蔽其失信信息,监管部门同步督促信用平台删除旧信息。这为企业重组资产、恢复生产、筹措资金赢得缓冲时间,实现刚性惩戒与柔性引导、过程监管与事前预警的有机结合。

  涉企信用惩戒的核心在于以约束促诚信、促发展。近年来,最高法推行失信惩戒宽限期制度,一些地方亦明确失信行为要与惩戒措施相匹配,防止信用惩戒泛化滥用……这些做法都旨在为企业发展构建更具温度的生态,让信用工具得到更科学合理的使用,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惩戒不是目的,维护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才是初衷。从国务院办公厅出台意见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到多地实施“轻微免罚”“首违不罚”,监督与服务“两手抓”,给予经营主体纠偏空间,有助于稳定企业预期、增强市场信心。

  以时间换空间,鼓励“跌倒的企业”站起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这样的科学治理和长远考量。期待更多地方能优化制度设计,真正急企业之所急、想企业之所想、做企业之所盼,为提升经济韧性贡献力量。

  (摘编自《工人日报》,原题为《“允许跌倒、鼓励爬起”,容错纠偏助力企业行稳致远》)

返回首页>>

责任编辑:牛乐耕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 更好保护城市独特的历史文脉

    彰显城市文化交流互鉴的“温度”,就要立体刻画中华大地上历史古都、国际都会、区域城市、传统城镇多态多元的城市文化之脉、文化之貌、文化之韵、文化之美,让我国城市历史文化更加打动人心,在持续弘扬、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实现对城市独特历史文脉的更好赓续和有效保护[详细]

    08-08 15-08 人民日报 分享
  • 鼓励“跌倒的企业”站起来

    以时间换空间,鼓励“跌倒的企业”站起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这样的科学治理和长远考量。期待更多地方能优化制度设计,真正急企业之所急、想企业之所想、做企业之所盼,为提升经济韧性贡献力量。[详细]

    08-08 10-08 人民日报 分享
  • 扩内需与反“内卷”要双向发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修正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国家邮政局召开快递企业座谈会,中国金属材料流通协会发布倡议书……连日来,各方动作频频,剑指“内卷”、倡导良性竞争。聚合力,不松劲,严防“劣币驱逐良币”,破除逐底竞争,定能让解决问题的过程成为发展前进的过[详细]

    08-07 14-08 人民日报 分享
  • 知敬畏是价值观也是方法论

    临事而惧,好谋而成,方知有所为、有所不为。常怀敬畏之心、戒惧之意,时刻如履薄冰、如临深渊,这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能力。[详细]

    08-07 14-08 人民日报 分享
  • 战略叠加优势,如何变为发展胜势

    新征程上,各区域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变战略优势为发展胜势,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潜力无限。[详细]

    08-06 11-08 人民日报 分享
  • 经济全球化与发展新质生产力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经济全球化面临诸多挑战和困难。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家安全概念泛化、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单边主义和霸凌主义增多,加剧了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的不确定性,也直接或间接抑制了经济全球化进程。各国在加强双边和多边合作的同时,也在[详细]

    08-05 15-08 人民日报 分享
  • 青年使命与青春光彩

    在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长卷中,中华民族始终展现“自古英雄出少年”“长江后浪推前浪”的传统与情怀,满怀“青年兴则民族兴,青年强则国家强”的信念与期许。广大青年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必定会奏响不负时代、不负人民、不负华年的青春之歌。[详细]

    08-05 11-08 人民日报 分享
  • “‘功在当今,利在千秋’的系统工程”

    中华民族延续几千年,历来有修史立典、存史启智、以文化人的传统。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以文化工程为载体推进文化建设,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研究、论证和抓好推进文化大省建设的重大工程建设,不断增强构成浙江综合竞争力的软实力”。[详细]

    08-01 17-08 人民日报 分享
  • 建设新时代高素质思政课教师队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性、战略性工程,必须坚持在强化政治建设、提升专业能力、推动协同育人、健全评价体系上下功夫,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师的思想素养、专[详细]

    08-01 17-08 人民日报 分享
  • 创新,要善于拆“墙”搭“桥”

    当有碍深度融合的“墙”越来越少、促进握手的“桥”越来越多,依靠创新驱动的新质生产力定将蓬勃发展。[详细]

    07-29 11-07 人民日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