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编辑:牛乐耕
高 颖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并对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作出战略部署。新征程上,要牢牢把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教育的根本问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人才支撑。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完善立德树人机制,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坚持立德树人,就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青少年时期是人的一生中养成科学思维方法、提高科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时期,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时期,要大力引导学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发挥思政课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主阵地作用,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引导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引导学生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在社会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从社会实践中感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重大意义、重要作用,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进而转化为自己的行为习惯。
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成才观、教育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全社会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成才观、教育观,加快扭转教育功利化倾向,形成健康的教育环境和生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深化教育评价改革”,这对于加快扭转教育功利化倾向具有重要意义。教育最终是要为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发展造就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只有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成才观、教育观,从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发展出发,才能更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更多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要打破狭隘的唯分数、唯升学导向,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形成更加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要做好长期规划,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围绕加强学生的理想信念、道德品质、知识智力、身体和心理素质等方面加大培养力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当前,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教育现代化发展总体水平跨入世界中上国家行列,但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必须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要完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推进机制,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优化教学方式,健全教学管理制度,规范教学行为,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健全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专门教育保障机制。加快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全链条、网络化、开放式协同育人联盟。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超常布局急需学科专业,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和拔尖人才培养,着力加强创新能力培养。
(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牛乐耕
成事之道,在于实干。改革向纵深推进,每前进一步都不容易,尤需持续用力、久久为功。比如,在过往的实践中,涉及体制、机制、制度层面的改革,很多都经历了局部试点到全面推开的过程,绝非一日之功。咬定目标不放松,发扬钉钉子精神狠抓落实,一茬接着一茬干,改革蓝[详细]
改革路上,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加快完善维护国家安全体制机制,扎实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平安中国建设将不断迈上新台阶,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的良好局面也将更加巩固。[详细]
新征程上,我们要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重要论述,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关于纪律教育的重要部署,引导党员干部把增强党性、严守纪律、砥砺作风贯通起来,融入日常、化为习惯,综合发挥党的纪律教育约束、保障激励作用。[详细]
秩序是一种井然有序的社会状态,是社会活动正常开展的前提。活力和秩序并不是非此即彼或此消彼长的关系,一个良好的社会应该既充满活力又有着良好秩序,呈现活力和秩序的有机统一。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应当并且能够实现活而不乱、活跃有序的动态平[详细]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向国内国际释放了我们党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旗帜的强烈信号,吹响了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时代号角。[详细]
推动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释放内需潜能所在。下好发展的全国一盘棋,协调发展是制胜要诀。[详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层干部是党和国家干部队伍的基础,是做好基层工作的骨干力量。基层干部身处一线,既是党情民情的“亲历者”,也是国家政策的坚定“执行者”,更是维护党的形象、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实践者”。基层干部要情系基层,把群众事当家事、把老百姓当家[详细]
基层通常指国家组织体系中最接近人民群众的层级,基层基础即基层的根基、底盘,是对国家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根本或基点。我国的基层基础在乡镇(街道)和村(社区),是社会治理最基本的单元,跟群众的联系最直接最紧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基层基础作[详细]
把牢价值取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改革,以实绩实效和人民群众满意度检验改革,必将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详细]
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落实《决定》各项改革举措上来,定能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