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作风建设只有进行时

2025-09-24  来源: 人民日报 作者: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以打攻坚战、持久战的决心和恒心,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本期大家谈,我们选刊3篇来稿,探讨如何将作风建设持续引向深入。

  ——编者

  “探照灯”对准自己

  郭桉

  自省自警,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法,也是提升党性修养的内在要求。时时“向内看”,把“探照灯”对准自己,经常拿“显微镜”检视自身,能发现问题和短板,有利于抓早抓小、防微杜渐。

  堤溃蚁穴,气泄针芒。总想着“别人看不到就没关系”,把“影响不大”当借口,在小毛病上放任自流,便容易在作风上出大问题。心惊胆战的“首次破例”、装腔作势的“下不为例”、肆无忌惮的“形成惯例”,最终可能演变成警示教育的“典型案例”。经常对照党章党规党纪,对照人民群众新期待,检视自身在理想信念、宗旨意识、纪律观念上存在的差距和不足,才能从思想深处筑牢抵制歪风邪气的堤坝。

  勇于自我省察,是一项要求,也是一份清醒。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必须不断加强党性锻炼,始终做到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

  “没办法”不是理由

  孙放

  现实中,少数党员干部在工作中存在畏难情绪、消极心理,把“没办法”当“挡箭牌”。或是过于强调客观原因,认为“人手不足、时间太紧”;或是认为任务难以落实,声称“条框太多、束手束脚”;或是存在应付心态,直言“没办法就随便意思一下”。类似情况,不仅影响干部形象,更会损害事业健康发展。

  “没办法”背后,往往是“没想办法”。往深层看,“没办法”看似无奈,实则是两种心态的体现。一种是不想担责。少数党员干部把个人得失看得过重,盘算“容不容易出错”“会不会担责”,思想上打了退堂鼓,行动上自然迈不开步子。还有一种是不想负重。拈轻怕重,这也不想干、那也不想干,得过且过,面对“硬骨头”就想绕着走。

  当前,改革发展稳定面临不少深层次矛盾,躲不开、绕不过。党员干部当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遇事少讲“没办法”、常想“怎么干”、多些“试试看”,在调查研究中谋思路,于敢拼敢干中闯新路。

  摒弃“差不多”心态

  方国庆

  作风建设中,有一种不求“过得硬”但求“过得去”的“差不多”心态,值得警惕。比如,调查研究,走马观花,做做样子;整改问题,喊喊口号,走走过场;出台政策,照搬照抄,忽略实际。

  “差不多”,往往“差很多”。把“接近”当作“完成”,将“做了”视为“做好了”,不注重实际效果,敷衍塞责、应付了事,政策落实成效、群众获得感就会大打折扣。摒弃“差不多”心态,锤炼严细深实的工作作风,才能交出合格答卷。

  “差不多”心态,是责任心不够强的体现。思想上松一寸,行动上就会散一尺。应经常打扫思想“灰尘”、校正观念“偏差”,涵养“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激发“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动力。夯实责任,要靠自觉,也要靠制度。应有针对性地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充分发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让“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没有市场,让“处处迎难而上、事事力争上游”蔚然成风。

返回首页>>

责任编辑:牛乐耕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 持续提升全民网络安全意识和技能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安全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深刻把握信息化发展大势,持续提升全民网络安全意识和技能,充分发挥广大人民在维护网络安全中的主体作用,不断提高网络安全水平。[详细]

    09-18 10-09 人民日报 分享
  •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

    “创造了五千多年辉煌文明的中华民族,必将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创造出新的更大辉煌,必将为人类和平和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详细]

    09-18 10-09 人民日报 分享
  • 以“落实之锤”钉牢“发展之钉”

    让那些“雷声大雨点小”“调门高行动少”的“空谈客”没有市场,让那些“愿作为、能作为、善作为”的“实干家”脱颖而出。实绩是最过硬的形象,实效是最可贵的担当。党员干部只有拿出真抓的实劲、敢抓的狠劲、善抓的巧劲、常抓的韧劲,才能真正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抓[详细]

    09-17 15-09 人民日报 分享
  • 着力建设富有活力的创新城市

    为创新城市建设赋能,必须破除制度性壁垒,通过制度创新释放市场活力。这要求城市既要拆除不合理的行政藩篱,创新治理范式,建立市场导向的科技立项与评价机制;又要突破要素桎梏,推动科研人员职务成果权属改革;还要优化风险包容机制,完善创新容错与法治保障体系。只[详细]

    09-17 15-09 人民日报 分享
  • 积极推动文旅产业“走出去”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要准确把握文旅产业“走出去”的重要意义和作用,积极推动文旅产业“走出去”,助力扩大国际人文交流合作。[详细]

    09-10 11-09 人民日报 分享
  • 卸包袱是为了更好担责任

    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为的是让基层把更多时间用于抓工作落实。减负是方法、是手段,促担当是目标、是方向。本期大家谈,我们选刊3篇来稿,与读者一起探讨如何锚定目标、校准方向,更好实现真减负、减真负。[详细]

    09-10 10-09 人民日报 分享
  • 把握会展经济的密码

    创新有力度,服务有温度,治理有精度,持续提升这“三个度”,市场活力还将喷涌、发展后劲定会十足。[详细]

    09-09 16-09 人民日报 分享
  • 向着祖国的方向前进

    云南昆明西山,9米高的纪念碑基座上,“赤子功勋”4个字熠熠生辉。亿万赤子,翻动“功勋”的篇章,书写属于这一代的新故事。有不变的信念、不屈的精神、不懈的追求,脚踏实地、干在当下,就能赢得主动、赢得未来。[详细]

    09-09 15-09 人民日报 分享
  • 以文脉赓续助力城市内涵式发展

    城市文脉是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及其蕴含的历史文化之间有机联系的集合,是一个城市特色和活力的重要体现。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城市文脉赓续,强调“要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精神,传承历史文脉,处理好城市改造开发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关[详细]

    09-05 10-09 人民日报 分享
  • 不能随便“翻烧饼”

    要把握目标与现实、当前与长远、守正与创新之间的关系,把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机结合起来,把全面完整准确理解规划意图与创造性执行、高水平落实有机结合起来,最终把一项项改革举措、一件件民生实事落到实处。[详细]

    09-05 10-09 人民日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