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之光

理论微信 新浪微博 山东手机报·移动客户端 大众网

弘扬传统文化需创新载体和形式

2017-02-16来源:南京日报作者:左中甫

  作者:左中甫

  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到前晚全部播完。我留意到,不光各类媒体对此持续报道、好评如潮,身边谈论诗词大会、动手创作诗词的熟人也明显多了起来。有位教育界朋友看了节目,传来他和刚上高一的女儿分别写就的小诗,与我分享观后感;一位媒体同行受节目感染,填词兴致高昂,最近在微信上每天晒出一首新作……诚如人民日报官微所写,一档“高冷”的文化节目能做得如此有市场、有人气,的确发人思考。

  “高冷”是曲高和寡的代名词,中国诗词表面看来也许就是这样。许多人从小背它、考它,对它原本并不感冒。《中国诗词大会》则不然,它通过紧张的比赛、有趣的评点和真诚的告白,让中国诗词变得可触、可感,有温度、有意蕴。在我看来,中国诗词这只“旧时王谢堂前燕”之所以能“飞入寻常百姓家”,正是因为节目较好地实现了传统文化与当代受众的自然对接,让人感到其中既有浓郁的“书卷气”,也有扑鼻的“烟火气”。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文化传承有个最大难题:面对不断流变的时空环境,传承者怎样才能把古人与今人、彼时与此时的距离尽可能地缩短,从而创造无障碍传递、有兴趣接受的适宜环境和氛围?迄今为止,人们找到的最好路径是“生活化”——将传承的内容、传播的手段与具体时代紧密结合,充分赋予其时代内涵、生活气息,使其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让“李杜诗篇”具备适宜的“时代口感”。以此观之,《中国诗词大会》大受欢迎并非偶然。它是热闹好玩的电视真人秀,是万众“参与”的文化嘉年华,是扣人心弦的悬疑系列剧……不管是哪种时尚外包装,它在本质上仍然是中国诗词这坛愈久弥香的老酒,散发的依然是优秀传统文化的永恒魅力。

  《中国诗词大会》走红,无论是对大众传媒还是文化院团都是很好的激励和启发:只有不断创新表达方式和传播手段,才能有效赢得当今受众;只有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才能让优秀传统文化深入人心。这也再次雄辩地说明,“有腔调”与“有格调”并非不可调和,“有意义”与“有意思”完全可以兼容。从“腔调”走向“格调”是一种自觉追求,而赋予“意义”以“意思”则需要付出相当艰辛的探索。

  当然,也有人批评说,前两季《中国诗词大会》仍然偏重于对诗词文本的机械记忆,选手自身诗词修养的内化和外显尚嫌不足。我想,探索传统文化的时代表达,本身就有一个过程,这中间理应留足不断完善的空间,容许瑕疵、缺陷甚至失误。前不久,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要求“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如果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一片汪洋大海,诗词不过是其中的半亩方塘。《中国诗词大会》从中“取一瓢饮”已如此惊艳,我们理应对它、对今后一切致力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探索抱以乐观期待。

初审编辑:牛乐耕

责任编辑:李士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