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之光

理论微信 新浪微博 山东手机报·移动客户端 大众网

如何科学认识经济发展新常态(一)经济工作应有新思路

2016-04-12来源:人民日报作者:

摆脱惯性思维和路径依赖

新常态下经济工作应有新思路

王一鸣

  认识、适应、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这是我们党在综合分析世界经济长周期和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及其相互作用基础上作出的重大判断。这一重大判断引起社会高度关注和热烈响应。近一段时间,编辑部收到不少读者来信,询问应该如何科学认识经济发展新常态,在新常态下基层政府应如何抓好经济工作,企业经营应作出哪些调整。今日刊发几位专家的文章,畅谈如何科学认识经济发展新常态并回答读者提问。

  

  读者提问

  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后,以前常用的发展经济的办法不管用或不能用了,在基层做经济工作的难度大大增加。请问经济新常态下怎样才能更好开展经济工作?

  ——湖北省宜都市副市长 欧阳澍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过去习以为常并行之有效的大规模投资、“铺摊子”发展制造业、以生产要素高投入驱动经济发展的老套路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新形势新变化。一些干部有了增速换挡的焦虑,也有人感受到了动力转换的艰难和工作办法的匮乏,这主要是因为工作思路的转换还不到位。只有摆脱惯性思维和路径依赖,大力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式,才能在适应和引领新常态的大潮中成为佼佼者。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工作重心要从需求侧转向供给侧

  进入新常态,我国经济运行最直观的变化就是增速换挡,从2010年的10.6%回落到2015年的6.9%。与此同时,工业品出厂价格持续回落,至去年12月已连续46个月下降;工业企业利润下降,亏损面扩大;财政收入增速放缓,金融领域风险点增多。经济下行及由此带来的挑战和风险,有外部性、周期性影响的因素,但主要是内生性、结构性问题,根本上是因为供需结构失衡、有效供给不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从需求侧看,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中等收入群体扩大,持续近20年的“住”“行”主导的需求结构正在悄然向多样化、高端化、服务化转型升级。在2013年城镇户均达到1套房、2014年每千人拥有汽车超过100辆之后,市场需求正在发生变化,2015年房地产投资增速回落至1.0%,汽车产量增长降至3.3%。与此同时,居民对消费品的品质和个性化追求与日俱增,旅游、养老、教育、培训和各类生产性服务需求迅猛增长。

  从供给侧看,受到体制机制的制约,过去一个时期“井喷式”扩张形成的庞大生产能力难以跟上市场需求变化的节奏。一方面,煤炭、钢铁、油气、有色和建材等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另一方面,市场需要的高品质和个性化消费品供给不足,出现了到境外大量采购商品的现象。这些现象表明,供给侧调整明显滞后于需求侧变化,无效供给过多,有效供给不足,供需结构错配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可见,供需矛盾的主要方面正在由需求侧转向供给侧。如果说过去在传统产能市场需求还有空缺的情况下仍能以扩大投资需求拉动经济增长,那么,随着消费结构升级、传统产能过剩,再沿用这套办法不仅达不到预期效果,还会加剧矛盾、积累风险。因此,必须将经济工作重心从需求侧转向供给侧,更加注重用改革的办法矫正供需结构失衡,重塑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

  面对结构调整阵痛,工作重心要从“铺摊子”转向“上台阶”

  进入新常态,伴随经济增速的阶段性转换和国内外市场需求变化,传统产业面临严重的过剩压力。以钢铁和煤炭为例,2014年,我国粗钢产能超过11亿吨,但产量为8.23亿吨,产能利用率仅为74.8%;煤炭产能约40亿吨,在建产能约11亿吨,但产量仅为38.7亿吨。从供需发展的趋势判断,传统产业大规模扩张的阶段已经结束,再像过去那样圈地建工业园区、搞大规模产能扩张的路子越来越走不下去了。产业发展必须改变传统模式,从“铺摊子”为主转向“上台阶”为主,推动产业向中高端水平迈进。

  产业发展“上台阶”,核心是提升产业价值链和产品附加值。应从价值链低端的加工组装环节向零部件和元器件生产与研发、设计、标准、品牌、供应链管理等中高端环节升级,从生产低品质、低附加值的消费品和工业品向生产高品质、高附加值的中高端消费品、高新技术产品和先进智能装备攀升。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市场对产品品质和质量的需求,实现供需在更高水平上的再平衡。

  产业发展“上台阶”,需要实现资源优化再配置。这是指盘活过剩产能特别是“僵尸企业”沉淀的劳动力、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将之从已经过剩的产业领域转移到有市场需求的产业领域、从低效供给领域转移到高效供给领域。加大资产重组力度,采取果断措施去产能,就能扭转工业品价格持续回落和企业利润下滑局面,进而促进市场预期发生积极变化,增强企业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的信心。

  面对发展动力转换,工作重心须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进入新常态,劳动年龄人口开始减少,人口数量红利快速消失,土地、资源供需形势发生变化,生态环境硬约束进一步强化,生产要素成本趋于上升,支撑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由生产要素高强度投入转向提高生产效率,提高劳动生产率、投入产出率和全要素生产率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在这个阶段,制约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是创新能力不足,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通过创新培育发展新动力。

  通过创新培育发展新动力,最紧要的是营造良好创新生态环境。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激发千千万万企业的创新活力,关键是形成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实践证明,创新生态环境比创新资源更重要。因为资源是可以流动的,有了良好创新生态环境,创新资源就会源源不断地汇聚,创新潜力就会充分迸发并转化为强劲的发展动力。营造良好创新生态环境,需要严格的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透明的商业规则,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完善的科技成果市场化激励机制,发达的创业投资、风险投资、众筹等创新金融业态,优质的教育资源,充足的人力资本投资和人才供给。对地方政府来说,应从过去依靠行政力量抓要素供给和项目建设转向培育良好创新生态、抓政策供给和创新服务。只要创新生态环境改善了,创新型企业就会如雨后春笋般不断生长,新的经济增长点就会不断涌现,新的动力就会加快形成,进而实现发展动力转换。

  (作者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雨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