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编辑:牛乐耕
曾 刚
城市是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载体。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城市建设“依靠谁”“为了谁”的根本问题,为新时代城市建设指明了方向。城市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活动的中心,也是我国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推动城市更加宜居、韧性、智慧,既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生动实践,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以人民为中心,优化城市发展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城市工作,要顺应城市工作新形势、改革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这是我们做好城市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城市是人口的集聚地,人民的需求决定了城市建设的方向和重点。践行人民城市理念,首先要满足人民的需求。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涵盖多方面,包括住房、教育、医疗、就业等。这要求城市工作更加注重民生保障和公共服务供给的普惠化发展。例如,要推进城市多层次住房供给,满足不同收入群体的居住需求;优化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创新服务模式,确保基本公共服务的广覆盖面和高可及性;等等。此外,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仅包括“有没有”的刚性需求,还包括“好不好”的品质需求。因此,还要通过不断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优化交通体系、丰富文化生活等,全面提升市民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幸福感。
以共建共治共享为原则,推动治理模式创新。城市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主体共同参与。践行人民城市理念,需要建立公开、透明和广泛参与的治理平台,让人民群众在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中充分表达意见、参与决策,从而更加广泛、深入地参与到城市事务中。例如,通过居民议事会、社区协商会等形式,更直接地了解人民群众的需求,并将其纳入城市治理议程。以民主协商的方式解决基层问题,不仅能够提升治理效率,而且还有助于增强市民的参与感和归属感。践行人民城市理念,还要求政府、社会和市民各方协调协同,共同推动城市治理现代化。要履行好党和政府的责任,在城市治理中发挥引领作用,明确方向、制定规则;社会组织和经营主体则可以通过公益项目和创新服务,为城市治理注入活力;市民作为城市的主人,可在参与治理中增强责任意识,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良性互动格局。
以绿色发展为引领,构建宜居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践行人民城市理念,要求在城市发展中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生态系统。当前,应当优化城市规划、推进绿色建筑和低碳交通体系建设,降低城市运行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让城市更美丽、更适宜居住,也让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更持久、更深远。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许多城市面临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等问题。这就迫切需要以人民城市理念为指导,重视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提升城市生态功能,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绿色空间。例如,建设城市口袋公园、城市绿道、城市森林系统等,不仅可以改善空气质量、缓解热岛效应,还能为市民提供更多的休闲娱乐场所,使生态红利真正惠及人民。
以创新驱动发展,提升城市智慧治理水平。技术是提升城市治理能力的重要工具。践行人民城市理念,需要通过科技赋能,推动城市治理的智能化、数字化转型,提升公共服务效率。通过搭建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城市运行的实时监测和精准治理,让城市更高效、更便捷。例如,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交通流量的智能化调控、医疗资源的精确分配以及城市安全的实时预警,让城市治理更加高效,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加优质的服务。数字技术在提高服务效率的同时,也可以助力对传统治理资源的有效使用,推进城市发展成果共享。
从优化民生保障到推动治理创新,从促进绿色发展到实现智慧治理,人民城市理念通过具体实践回应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充分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导向。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人民城市建设不仅将为中国城市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也将为全球城市发展提供重要经验借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未来的城市必将更加宜居、更具活力,也更加幸福美好。
(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
责任编辑:牛乐耕
经历了长期沉淀之后,中国已经形成良好的创新生态和土壤,创新的种子处处萌发。有一种叫中国的浪潮,正从未来向今天发出强烈信号。每一个奔跑的你我,不仅是创新的见证者,更是创新的推动者,在这一浪潮中成就自己、添彩中国。[详细]
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兴未艾,今日中国创新创造活力充分涌流,到处都是新领域、新赛道、新机遇,到处都有新动能、新气象、新希望。统筹发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作用,既“放得活”又“管得住”,必能帮助更多“取经人”走好蝶变之路、实现创新梦想。[详细]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绿色消费,早就提出“倡导推广绿色消费”。绿色消费是指各类消费主体在消费活动中贯彻绿色低碳理念的消费行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健全绿色消费激励机[详细]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青年科技人才是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的生力军,处于创新创造力的高峰期,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要求把培育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政[详细]
非税收入是财政收入重要来源,规范非税收入管理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对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非税收入管理的精细化与高效化,进一步提升财政收入质量,加[详细]
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数字技术快速发展。习近平主席指出:“激发数字经济活力,增强数字政府效能,优化数字社会环境,构建数字合作格局,筑牢数字安全屏障”。这一重要论述为我国数字社会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建设普惠便捷的[详细]
从“一闪念”到一念之差,差的是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的定力,缺的是学纪知纪明纪守纪的自觉。避免“一闪念”诱发的一念之差,必须多积尺寸之功,不断筑牢思想道德防线,在思想层面防微杜渐,筑牢“不想腐”的堤坝,不断增强廉洁自律意识,在明辨是非、荣辱、苦乐[详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具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优势、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产业体系配套完整的供给优势、大量高素质劳动者和企业家的人才优势,经济发展具备强劲的内生动力、韧性、潜力。”这深刻揭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广阔空间,指明了我国在新能源领域取得[详细]
胜利者的军功章,必会因浊浪洗礼而更加夺目。奋斗者的里程碑,必会因风沙打磨而更显巍峨。“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任何新事物的成长都必然经历艰难曲折,只要始终保持迎难而上、奋勇拼搏,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拼劲和韧劲,我们就一定能够战胜前进中的各[详细]
激活消费,就得更了解消费者需求。从过去的“以旧换新”到如今的“购新补贴”,消费刺激政策不断聚焦民生实际,让老百姓感受到更多实惠。手机等数码产品普及广、单价高、更新快,是信息时代家家户户的必需品。新政策不以“交旧”为前提,体现人性化设计,顺应群众期待[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