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编辑:牛乐耕
杨 轲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充分体现了人民在城市建设与发展中的主体地位,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城市工作中的生动写照,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集中体现。
人民群众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主体。现代城市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往往伴随一系列无法避免的“城市病”,而“城市病”的产生,除了是城镇化快速推进的结果,还在于城市建设主体的缺位与错位。在西方,关于城市与人民关系的反思多局限于价值层面,始终无法摆脱资本主导和资本逻辑,缺乏实践基础,难以落地生根。在我国,人民当家作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广大人民群众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的主体地位”。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城市是人民的城市,城市建设和治理的每个环节都应将人的需求、人的福祉和人的发展置于首位。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贯彻的重大原则之一,就是要坚定不移地站稳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人民立场。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才能让城市的治理效能真正体现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人民智慧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强大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尊重市民对城市发展决策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鼓励企业和市民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城市建设、管理。”城市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人民是城市经济活动的主体,商贸、生产、服务等各个领域都离不开人民的劳动与智慧;人民群众的意见与建议是城市规划和管理的重要参考,有利于推动破解发展难题、提升改革成效;人民是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力量,城市环境保护、绿色发展、节能减排等都需要依靠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和支持。只有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调动人民群众参与城市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效于民,才能汇聚起推动城市发展的强劲动能,真正实现城市共治共管、共建共享。
人民福祉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目标指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论是城市规划还是城市建设,无论是新城区建设还是老城区改造,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人民群众的需求”。要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走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的高质量发展路子,努力创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良好环境,让人民有更多获得感,为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的美好生活。我国的城市是人民的城市,我国的城市寄托着人民的殷切期望,城市建设要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为人民群众提供精细的城市管理和良好的公共服务,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人民满意是城市建设和发展效果的检验标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建设人民城市,要以民评民说为标准、民意民声为依据、民愿民盼为方向,顺应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期待,从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安居乐业各方面提高城市生活质量,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持续推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方面取得新成绩。只有注重人民的需求和利益,才能推动城市发展实现质的飞跃,进而促进全社会的共同繁荣与进步。在未来的城市建设中,我们应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每一座城市都真正成为人民的幸福家园。
(作者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副总编辑、《学术前沿》总编辑)
责任编辑:牛乐耕
经历了长期沉淀之后,中国已经形成良好的创新生态和土壤,创新的种子处处萌发。有一种叫中国的浪潮,正从未来向今天发出强烈信号。每一个奔跑的你我,不仅是创新的见证者,更是创新的推动者,在这一浪潮中成就自己、添彩中国。[详细]
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兴未艾,今日中国创新创造活力充分涌流,到处都是新领域、新赛道、新机遇,到处都有新动能、新气象、新希望。统筹发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作用,既“放得活”又“管得住”,必能帮助更多“取经人”走好蝶变之路、实现创新梦想。[详细]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绿色消费,早就提出“倡导推广绿色消费”。绿色消费是指各类消费主体在消费活动中贯彻绿色低碳理念的消费行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健全绿色消费激励机[详细]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青年科技人才是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的生力军,处于创新创造力的高峰期,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要求把培育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政[详细]
非税收入是财政收入重要来源,规范非税收入管理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对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非税收入管理的精细化与高效化,进一步提升财政收入质量,加[详细]
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数字技术快速发展。习近平主席指出:“激发数字经济活力,增强数字政府效能,优化数字社会环境,构建数字合作格局,筑牢数字安全屏障”。这一重要论述为我国数字社会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建设普惠便捷的[详细]
从“一闪念”到一念之差,差的是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的定力,缺的是学纪知纪明纪守纪的自觉。避免“一闪念”诱发的一念之差,必须多积尺寸之功,不断筑牢思想道德防线,在思想层面防微杜渐,筑牢“不想腐”的堤坝,不断增强廉洁自律意识,在明辨是非、荣辱、苦乐[详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具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优势、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产业体系配套完整的供给优势、大量高素质劳动者和企业家的人才优势,经济发展具备强劲的内生动力、韧性、潜力。”这深刻揭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广阔空间,指明了我国在新能源领域取得[详细]
胜利者的军功章,必会因浊浪洗礼而更加夺目。奋斗者的里程碑,必会因风沙打磨而更显巍峨。“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任何新事物的成长都必然经历艰难曲折,只要始终保持迎难而上、奋勇拼搏,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拼劲和韧劲,我们就一定能够战胜前进中的各[详细]
激活消费,就得更了解消费者需求。从过去的“以旧换新”到如今的“购新补贴”,消费刺激政策不断聚焦民生实际,让老百姓感受到更多实惠。手机等数码产品普及广、单价高、更新快,是信息时代家家户户的必需品。新政策不以“交旧”为前提,体现人性化设计,顺应群众期待[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