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编辑:牛乐耕
刘 鑫
常言道:“小洞不补,大洞吃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守住拒腐防变防线,要从小事小节上守起。”在生活中,小事小节看似微不足道,实则是一面精准反映思想与作风的“镜子”,能清晰映照出一个人内心的真实状态。
不虑于微,始贻于大;不防于小,终亏大德。思想和作风的变质滑坡,“魔鬼”往往就潜藏在“不起眼”的小事小节中。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小事小节绝非小事一桩,它与大事大节紧密关联,是党性原则的直接体现。个别党员干部“栽跟头”、犯错误,正是从小事小节的失节失范开始的:把一次违规吃喝当作拉近情感距离的小事、将一点小恩小惠看成正常人情往来……然而,就是这些看似不起眼的行为,如同打开了“潘多拉魔盒”,让一些党员干部逐渐走上了“张口要、伸手拿”的歧途,最终越陷越深、难以自拔。
深刻剖析其中原因,主观上,是这些党员干部自身党性修养出现了松动,纪律意识变得松弛,在各种小恩小惠的诱惑面前丧失了抵抗力;客观上,小事小节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容易被忽视,就像隐藏在草丛中的陷阱,稍不留意就会陷入其中。主观原因与客观原因相互交织、互相影响,构成了踩红线、“闯红灯”的诱因。在现实生活中,个别党员干部正是在小事小节中麻痹大意,抱着“芝麻绿豆大的事无伤大雅”的心态,在细节细微处放松了自我要求。他们以所谓的人之常情、“下不为例”为借口,在规矩的边缘“兜圈子”“搞变通”“打折扣”,最终把违规违纪的“雪球”越滚越大,直至积重难返。
对于党员干部而言,小事小节这面“镜子”,不仅能照见自身的问题,还能映照出身边人、身边事的情况。那些处心积虑搞攀附,总想走“上层路线”的人,往往就是从小事小节下手进行“围猎”。这样的人不把主要精力放在工作上,做不到严细深实,而是把心思花在观察领导一言一行、揣摩领导喜好习惯上。他们在推杯换盏、拉拉扯扯中,把原本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搞得变了味、走了样,无形中助长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不良风气。对于这样的人和事,必须从小事上、细节处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将不良风气扼杀在萌芽状态。
“正心以为本,修身以为基。”守住小事小节,不是一阵子的事,而是一辈子的事。在一时一事上守住小节、把住细节或许并不困难,但要在时时事事上都做到慎独慎微,却绝非易事。纠正“小事无妨”“小节无害”的错误认识,关键要在第一次、第一步上严于律己、守牢底线。在小习惯、小爱好上勤掸“思想尘”、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始终做到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
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到什么阶段,党的作风建设就要推进到什么阶段。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是对纪律作风的一次全面再检阅、再提升。广大党员干部要以此为契机,时时揽镜自照、事事立身正行,以“尺寸之功”补住“小窟窿”、纠正“小错误”,让“小节”不失范、“小事”不逾矩,切实筑牢拒腐防变的坚固堤坝。
责任编辑:牛乐耕
站在文明传承的维度回望,从甲骨文的刻痕到活字印刷的墨香,从线装书的雅致到电子书的便捷,阅读载体在变,但人们对精神世界的探索从未停歇。全民阅读的深意,正在于让每个个体都能在文字中遇见更好的自己,让整个民族在阅读中积蓄前行的力量。[详细]
因地制宜,精准发力,需政府强化顶层设计,尊重地方特色,避免“一刀切”的考核标准,鼓励文化特派员深耕细作。文化特派员也需不断拓宽视野,提升跨领域整合能力、市场对接能力和持续创新能力,以更好地回应时代与乡土的需求。政府、社会与文化特派员协同发力,方能让[详细]
发展的痛点,既是治理创新的突破点,也是行业增长的突破点。抓住一个痛点,很可能助力行业完成一次“进化”[详细]
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近年来,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高度重视年轻干部成长成才,引导广大年轻干部勇担时代使命,主动投身改革发展主战场、乡村振兴第一线、服务群众最前沿,以先锋之姿、表率之行,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详细]
近日公布的《全国人大常委会2025年度立法工作计划》将“加强地方立法工作的联系指导”作为服务保障新时代立法工作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一些地方立法机关进行了有益探索,形成了一些成熟且具有代表性的立法经验,对于破解当前地方立法面临的挑战、实现地方立法提质增[详细]
当今世界,开放是世界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不惧“逆风”“回头浪”,中国将以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主动赢得经济发展的主动、赢得国际竞争的主动,以中国式现代化新成就为世界发展提供新机遇。[详细]
”新时代新征程,必须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加注重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长江文化,更好发挥长江文化赋能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详细]
发挥优良家风的守法促治作用,传承弘扬孝老爱亲、诚实守信、互助友爱的家风,鼓励家庭成员参与法治实践,如旁听法院公开庭审、到基层法律讲堂学习等,感受法律的公正,深化法治认同,推动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详细]
《沂蒙山小调》诞生在战火年代,而在新时代,在旋律响起的地方,它依然能够打动人心、燃爆全场。动人的旋律背后,传颂的是“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如今,历经岁月的洗礼,《沂蒙山小调》早已突破地域与时代的藩篱,化作一股磅礴的文化[详细]
发展健康消费,既是顺应居民消费升级趋势、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促进社会再生产良性循环的重要举措。为此,要着力推动健康消费提质升级,在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同时,不断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