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编辑:牛乐耕
刘芳池
尽小者大,慎微者著。在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伟大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小事小节”这个词,把“小事小节”比喻成“一面镜子”,指出“小事小节中有党性、有原则、有人格”,要求广大党员干部牢记“堤溃蚁孔,气泄针芒”的古训,坚持从小事小节上加强修养,从一点一滴中完善自己。
小事小节,能够映照人品、彰显党性、反映作风。在小事上守规矩,在小节上明底线,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纯洁性的具体彰显。在党的百余年奋斗历程中,许多优秀党员干部以攻坚克难的实际行动诠释对党忠诚、对人民赤诚,更在点点滴滴的小事小节上坚守党性、守望初心。不给子女“特殊关照”的焦裕禄,告诫家人“不许沾公家的一点油”的谷文昌,不让家人搭“顺风车”的杨善洲等,他们之所以能够让群众时时念起、记在心上,关键在于始终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公私分明、公而忘私,时时擦亮“小事小节”这面镜子照鉴自身,使慎小慎微成为内化于心的高度自觉。
党的纪律和作风要求从来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体现在党员干部的日常工作和言行中。新时代我们党抓作风建设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抓细抓小,中央八项规定每条都十分具体、指向十分鲜明,看似小事小节,却以小支点撬动大变局,带动了党的作风建设整体格局的变革,推动政治生态和社会风气向上向好。当前,有地方上线了党员干部亲属涉权事项公开大数据平台,通过比对、核查,精准发现并督促整改领导干部在工程项目招标、惠农资金发放等中的优厚亲友问题,得到群众称赞;有地方建好用好“公物仓”,瞄准办公用品重复购置和浪费问题,让闲置物品在不同机关单位之间流动,腾出更多资金用于发展所需、民生所盼。这些都表明,扭住小事小节不放松,是抓作风建设的重要方法论。
那些“看似小事”的作风问题和“微腐败”,由于发生在群众身边,往往最令群众反感,极易破坏党的形象。现实中有极少数党员干部却错误地认为小事小节“无伤大雅”。然而“祸患常积于忽微”,思想上松一寸、行动上就会散一尺。小节不慎,大节难保。一些干部就是在一包烟、一盒茶、一瓶酒、一顿饭等看似“小事小节”的作风问题上打开了“潘多拉魔盒”、模糊了公私边界,在“小恩小惠”面前失守,在“人情往来”中越界。一系列案例警示我们,党性防线上看似微小的松懈,日积月累,就会漏洞百出,最终导致廉洁防线的“大决堤”。党员干部要坚决克服小事小节“无伤大雅”的错误思想,在日常中立规矩、在细节中见真章、在点滴中树形象。
境界升于自省,名节源于修养。党员干部要坚持从细微之处砥砺心志、涵养德行,在小事小节上正心明道、淬炼作风,以慎小慎微的底线思维,勤掸“思想尘”、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以内无妄思确保外无妄动。主动净化自己的生活圈、交往圈、娱乐圈,把“公”字挺在前头,做到公私分明、坚守原则,切实防止“在推杯换盏中放松了警惕,在小恩小惠面前丢掉了原则,在轻歌曼舞中丧失了人格”,干干净净、心无旁骛地干事。
确保“大道”不偏离、“小节”不失范,不是“一阵子”的事,而是“一辈子”的事。正因为小节易忽、小利易染,更需要我们修于细微,既要把“尽小”作为日常功课抓细落实,也要把“慎微”作为长期自觉一以贯之,将对初心使命的坚守转化为对党的纪律的严格遵守、对职责使命的自觉担当和对群众期盼的及时回应。党员干部唯有始终坚持“尽小者大,慎微者著”的品格操守,时时擦亮“小事小节”这面镜子,以“慎微”的警觉、“尽小”的行动,多积尺寸之功,践行使命担当,才能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本色,以良好作风赢得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拥护。
责任编辑:牛乐耕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要准确把握文旅产业“走出去”的重要意义和作用,积极推动文旅产业“走出去”,助力扩大国际人文交流合作。[详细]
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为的是让基层把更多时间用于抓工作落实。减负是方法、是手段,促担当是目标、是方向。本期大家谈,我们选刊3篇来稿,与读者一起探讨如何锚定目标、校准方向,更好实现真减负、减真负。[详细]
创新有力度,服务有温度,治理有精度,持续提升这“三个度”,市场活力还将喷涌、发展后劲定会十足。[详细]
云南昆明西山,9米高的纪念碑基座上,“赤子功勋”4个字熠熠生辉。亿万赤子,翻动“功勋”的篇章,书写属于这一代的新故事。有不变的信念、不屈的精神、不懈的追求,脚踏实地、干在当下,就能赢得主动、赢得未来。[详细]
城市文脉是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及其蕴含的历史文化之间有机联系的集合,是一个城市特色和活力的重要体现。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城市文脉赓续,强调“要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精神,传承历史文脉,处理好城市改造开发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关[详细]
要把握目标与现实、当前与长远、守正与创新之间的关系,把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机结合起来,把全面完整准确理解规划意图与创造性执行、高水平落实有机结合起来,最终把一项项改革举措、一件件民生实事落到实处。[详细]
历史的时针,指向新的起点。风正劲,好扬帆,中国将与各国携手,推动人类命运与共的航船劈波斩浪,驶入更加开阔的水域,驶向更加美好的明天。[详细]
我们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和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好《意见》提出的具体要求和部署,深刻把握城市内涵式发展的战略取向、时代意义、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大力推动城市结构优化、动能转换、品质提升、绿色转型、文脉赓续、治理增效,不断[详细]
未来,不稳定、不确定、难预料因素依然较多,但什么时候没有困难?“一个一个过,年年过、年年好,中华民族5000多年来都是这样。”坚定信心,往高处攀、向难处进,在搏击风浪中长胆识、强本领,中国经济这艘巨轮定会劈波斩浪、一往无前。[详细]
职业的新陈代谢,折射时代的发展变迁。新兴职业的不断涌现,是社会充满活力的生动注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和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新期待,不断细化优化社会分工,大力发展新业态、新模式,积极挖掘、培育新的职业序列,开发新的就业增长点。”[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