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楚洋洋
改革开放40年期间,山东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在农村改革发展方面创造了不少令人瞩目的经验,但近几年来,山东省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遇见了一些制约性问题;与此同时,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习总书记对山东省在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过程中表达了殷切希望,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赋予山东的光荣使命。为积极响应习总书记号召、坚定不移落实习总书记指示、再创山东发展新辉煌,故积极发掘山东未来发展的优势、精准把握未来发展的着力处是至关重要的。
在时代发展潮流的大背景下,结合山东省的发展现状及基本情况挖掘山东省在不同领域的闪光点,现总结出山东省在未来发展中可以充分利用的三大优势,具体情况介绍如下。
其一,山东省自古就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区位之一;这里人才辈出、百花齐放,在山东形成的齐鲁文化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这是我们的历史文化、人文思想优势。针对此优势,山东省可以充分发掘的着力点是:培养高端人才、引进高端人才、留住高端人才、用好高端人才。
山东省作为我国的一个高考大省,无可厚非,这里有着很多知识型人才,那么,如何让他们成功转型成有专业水平、有实践能力、有创新精神的高端人才呢?这定离不开大学发挥它育人养人的功能,因此,不断地提升山东省高校的办学水平是至关重要的。山东大学作为山东省唯一一所985高校,需充分发掘自己的优势、发挥自己的水平、办出自己的特色,不断的提升自己的国际影响力;而211高校以及其他高校则应努力向建设成为国内知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目标迈进。提升办学水平过程中,也要制定适宜对口的人才培养计划,实行定向培养机制:注重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和激励,因材施教,遵循个性化和实用化的原则等等。增强人才竞争力,这是培养高端人才。
人才是社会最重要的资源。这既是一个极为深刻的命题,又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真理。在打造乡村振兴版“齐鲁样板”的重要历史关头,我们迫切需要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首先,我们要创建一种“尊才,爱才,惜才”的良好气氛,优化政策环境,认真梳理有关人才在政治、生活等方面的政策。其次,各方面要建立健全人才引进和培养的保证机制,我们要在能把人才引进来的前提下,还要留得住人才。再者,建立正确的用人机制,创新人才评价体系,探索建立与市场接轨的激励机制,从政策上对人才的工资、福利、职位等进行全过程激励,进而使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是引进、留住、用好高端人才。
其二,山东省地处黄河下游,土地肥沃,气候适宜,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交通便捷且资源丰富;山东省地处沿海,海岸线漫长,与日本、韩国、朝鲜三国隔海而邻,是我国重要的对外经贸口岸,是东亚地区的核心地带;在我国,山东省属于环渤海经济圈,毗邻长江三角洲,与天津、北京相近,位置优越。这是我们的自然地理位置、经济地理位置优势。针对此优势,山东省可充分发掘的着力点是:统筹兼顾、彰显特色、城乡融合、海陆兼筹、带动发展、均衡发展。
山东省地貌良好,土质肥沃,是我国的农业大省,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新时代潮流下,山东省应不断创新不断改革,继续发挥农业大省的优势,走稳农业强基之路。一方面,可尝试把农业与其他产业相结合,不断地引进发展新的技术、鼓励科技人员以及企业家下乡进村,推进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另一方面,健全完善的农业供给体系,提高品牌影响,把农业发展成为有奔头、有希望的产业。另外,山东境内大型小型河流交错,天然湖泊有1400平方公里,水资源丰富,有利于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地下矿藏种类繁多,储量丰富,为山东省工业和建筑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位置优势,这是统筹兼顾、彰显特色。
近几年,山东省的GDP有着明显的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态势,在保持经济平稳增长和优化结构的同时,实现了提质增效。但就山东省目前的经济现状来说,还存在着两大问题:一是城乡发展不均衡;二是东西差距较大。因此,在未来的经济发展走向上,应着重从解决这两大问题上抓起。城乡方面可适当的实行一定的扶持性政策和倾向性政策,在城乡的产业政策、市场向导、信贷投放、社会公共产品分配需要加强衔接沟通,适当向农村倾斜,力争城乡逐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东西方面应不断完善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比如铁路公路交通设施,社会性基础设施,科技、医疗设施等,打好最基础的经济地基。后续,山东省应逐渐侧重于对西部的投资和金融的支持,提高西部地区的开放发达程度,吸引外界更多的投资,逐渐让西部地区走出山东,走向世界。在城乡融合、东西均衡的同时,也不要忘记抓城镇、东部城市的发展。各地的发展要充分结合当地实际,有特色、多方面的进行发展。比如:东部沿海城市要依靠好海洋生态文明,大力发展,提升山东省经济的腹部支撑力,同时,也要加强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带好中西部的发展,建立起山东省自己的沿海—内陆经济带;西部城市在不断发展现有产业的基础上,还需要抓住契机不断地进行转型,向外联通,健全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和提升创新能力。以东部沿海城市和省会济南为切入口,积极鼓励带动创新创业新型产业,加强省内、省外、国外各地区之间的联系,进而带动山东省整体经济的蓬勃发展。以点带面,相互协作、相互挟持、充分发挥便捷优越的经济地理位置优势,这是城乡融合、海陆兼筹、带动发展、均衡发展。
其三,山东人口较多,各方面的需求均较大,市场空间较大;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的经济总量在我国一直位于前列,具有明显的经济优势,因而使得在未来经济发展中有着较为坚实的基础。这是我们的市场空间、经济基础优势。针对此优势,山东省可充分发掘的着力点是:吸引外资、鼓励新兴、加快转型。
山东省是中国第二人口大省,人口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经济的迅速发展,一方面得益于巨大人口基数产生的低劳动力成本优势,另一方面得益于巨量人口形成的规模市场对全国以及全世界投资者的吸引力。基于人口数量巨大以及城乡居民城市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山东省拥有着巨大的市场,那么如何利用好这个大市场优势呢?政府扶持、宏观控制少不了,充分不断的吸引优良外界投资,建立好山东省自己的资金市场,随着政府的优惠政策会使得山东省经济发展更加稳定更加和谐;发挥好大学优势,建立起每个城市自己的名气大学,培养引进高端人才,充实好山东省自己的人才市场。激发内在潜力,加快培植新经济增长点,产业不断创新升级,提高技术,鼓励新型工商产业,鼓励创业,抓住契机,加快完美转型,第一二三产业同时搞好,把握好市场优势,努力借一把东风。山东的资金市场、劳动力市场、人才市场、能源市场、土地市场的优势都较为明显。加快山东省要素市场发展的进程,这是吸引外资、鼓励新兴、加快转型。
综上,山东省在未来的发展中有着大好的前景,愿山东人民发挥当年闯关东的冒险拼搏精神,只是向上走,积淀优秀传统文化,挖掘内在发展潜力,能突破的突破,能改革的改革,能创新的创新,每个人都发一份热、一份光。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不忘初心,继续前行,祝福山东,昌盛安定!
山东理工大学交通与车辆工程学院 李家臻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楚洋洋
今年一季度,我国经济开局平稳,积极因素不断增加,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6.4%,明显好于市场预期。今年我国经济走势如何?外部环境是否会给我国经济增长带来压力?4月18日,国家发改委就宏观经济运行情况举行发布会,围绕相关热点问题进行回应。[详细]
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新时代,摆在我们面前的使命更光荣,任务更艰巨,挑战更严峻,只有坚定信心,才能拥有坚持坚守的从容、鼓起奋发进取的勇气、焕发创新创造的活力。我们要在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的坚强领导下,凝聚力量,共筑实现中国梦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