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编辑:牛乐耕
刘荣刚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中国共产党人能不能在日益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坚持住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还需要我们一代一代共产党人继续作出回答。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做好宣传思想工作,要放到这个大背景下来认识。”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但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将“完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作为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方面。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进一步完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都牢牢掌握在党的手中。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在新时代,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和巩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地位。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健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工作体系,完善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常态化制度化。坚定不移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导文化体制机制改革,自觉把这一重要思想贯彻落实到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全过程各方面。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在揭示我国社会发展、人类社会发展的大逻辑大趋势中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使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真正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
完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制度机制。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是意识形态中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完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制度机制,要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持续抓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宣传教育,引导人民知史爱党、知史爱国。改进创新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工作机制,实施文明乡风建设工程,倡导科学精神,弘扬新风正气。创新爱国主义教育和各类群众性主题活动组织机制,优化英模人物宣传学习机制,推动全社会崇尚英雄、缅怀先烈、争做先锋。构建中华传统美德传承体系,健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体制机制,健全诚信建设长效机制,坚决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教育引导全社会自觉遵守法律,遵循公序良俗。形成网上思想道德教育分众化、精准化实施机制,增强说服力感染力。建立健全道德领域突出问题协同治理机制,完善“扫黄打非”长效机制,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道德问题。
完善舆论引导机制和舆情应对协同机制。舆论工作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舆论导向正确,就能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推动事业发展;舆论导向错误,就会动摇人心、瓦解斗志,危害党和人民事业。完善舆论引导机制和舆情应对协同机制,要坚持以正确舆论引导人,唱响主旋律,壮大正能量。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全面提升舆论引导能力。围绕重大时间节点,密切跟踪意识形态动向,坚决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顺应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趋势,实施全媒体传播建设工程,构建适应全媒体生产传播工作机制和评价体系,让主流思想舆论产生传播乘数效应。科学认识网络传播规律,准确把握网上舆情生成演化机理,提高用网治网水平,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
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当前,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和较量有时仍然十分尖锐。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我们在意识形态斗争上不但没有任何妥协退让的余地,还要以敢于斗争的精神、善于斗争的本领主动应战,牢牢掌握主动权。各级党委(党组)要把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切实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加强对宣传思想领域重大问题的分析研判和重大战略性任务的统筹指导。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防止给错误思想观点传播提供渠道,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增强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政治敏锐,注意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对各种政治性、原则性、导向性问题敢抓敢管、敢于亮剑,坚决同那些恶意攻击党的领导、攻击社会主义制度、歪曲党史国史、造谣生事的言论开展斗争。
(作者为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七研究部主任、编审)
责任编辑:牛乐耕
奋进新征程,不忘来时路。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大道上,让我们向千千万万的老兵们学习、致敬,凝聚最强大的精神动力,勇毅前行。[详细]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重大任务,明确改革路径和具体举措,为新时代新征程文化改革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深入贯彻落实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一系列重大部署和举措,[详细]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着力解决干部乱作为、不作为、不敢为、不善为问题。”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新征程上,落实好改革举措,必须有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建强干部队伍,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就是着力解决干部乱作为[详细]
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这是我们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有力保证[详细]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组织部门身在其中、重任在肩,必须发挥带头作用,努力学在深处、干在实处,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促进派、实干家。[详细]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凝结着党和人民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作出重要[详细]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要深化跨军地改革。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发展和安全、富国和强军,着眼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作出的战略部署,是巩固拓展国防和军队改革[详细]
制度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问题,制度稳则国家稳,制度强则国家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原则,其中一条就是“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实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内在要求以制度建设为主[详细]
社会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新时代党的社会工作,对于走好党的群众路线,把广大人民群众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社会领域各类组织健康发展,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汇聚全社会推进改革发展的智慧和力量,具有十[详细]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发挥‘一国两制’制度优势,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背靠祖国的强大支持和粤港澳大湾区广阔腹地,依靠自身不懈努力,未来的香港将更加光彩夺目。[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