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编辑:牛乐耕
方兴东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统筹部署经济体制改革和其他各领域改革,在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方面提出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今天,信息革命的时代潮流浩荡前行,网络空间承载着人类对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不仅是人们生产生活的新空间,也是文化建设的新空间。以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把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引向深入,是数字时代深入实施网络强国战略、以信息化赋能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举措。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要深入把握全球网络技术新的变革浪潮,不断健全网络管理体制,统筹考虑、系统谋划、全面落实各项重点任务。
发展好和治理好,始终是互联网这枚硬币的两面。互联网进入中国30年来,我国的网络治理始终契合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特性,基于问题导向进行实践探索。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紧抓住信息革命历史机遇,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治网之道。我们坚持系统性谋划、综合性治理、体系化推进,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基本建成,网络综合治理效能不断提升。面向未来,要牢牢把握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基本要求,营造综合治理新生态,提升网络治理能力,凝聚网络治理强大合力,助力数字经济健康发展,让人民群众在网络空间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深化网络管理体制改革。网络空间作为一个开放的复杂系统,其中的诸多问题都是由具有多样性、综合性、系统性的因素形成的。因此,管网治网必须具备整体性、一体化的思维,而不能依靠传统条块分割的治理思维。“归口领导、集中统一、高效协调”原则为网络管理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要坚持党对网络综合治理工作的全面领导,进一步强化各级党委(党组)政治责任、领导责任,强化属地管理和主管主办责任,全面落实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快完善党委领导、政府管理、企业履责、社会监督、网民自律等多主体参与,法律、经济、技术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网络综合治理格局。发挥网信部门统筹协调作用,加强网信部门与管网治网各部门的密切配合,压实网络平台主体责任,充分发挥各类网络社会组织自我教育、自我规范、自我约束作用,形成网络治理强大合力。
进一步整合网络内容建设和管理职能。网络空间不仅延伸了现实社会,还与之深度融合,形成了复杂的数字生活。面对网络内容生产和传播速度前所未有的现状,推动网络内容建设和管理职能有效整合,推进新闻宣传和网络舆论一体化管理十分必要。要完善网上舆论引导工作机制,推动各级党组织、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群团组织主管主办的各类网络账号、网络媒体积极主动发声,塑造网上主流舆论新格局。健全网上舆论风险防范机制,针对网上出现的错误思潮和有害信息,及时发布权威信息进行澄清和批驳。健全网络舆情应对与现实问题解决的联动机制,确保网络舆情的应对措施与现实问题的解决有机统一。健全网络生态治理长效机制,持续打击网络谣言、有害信息、虚假新闻、网络敲诈、网络水军等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违法违规行为,特别是要健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体系,坚决整治诱导未成年人盲目追星、打赏充值、沉迷网络游戏等行为。
尽快完善生成式人工智能发展和管理机制。从自动生成文本、图像到构建虚拟场景,生成式人工智能正以其颠覆性和引领性重新定义人类社会信息传播范式。如果没有适当的管理机制,这一技术也可能被滥用于制造虚假信息,甚至威胁舆论生态。面向未来,我们既要支持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各领域的积极应用,也要完善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管理机制,推动科技进步与产业安全有序发展。具体来看,要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要尊重社会公德和伦理道德,确保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数据获取和模型训练过程中符合法律要求。保障用户的个人信息权和隐私权,防止用户数据被滥用,同时通过明确服务规范和安全措施,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和安全感。严格对生成的图片、视频等内容进行标识,提高生成内容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完善严格的法律责任追究机制,确保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提供者遵守法律法规。
加强网络空间法治建设。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舆论飞地,只有不断完善并有效执行法律法规,才能确保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要健全网络管理法律法规,聚焦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网络数据安全、反对网络暴力等重点领域和技术发展前沿领域,加快立法步伐。加强网络执法队伍建设,提升执法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技术运用能力,引入先进技术手段,提高网络执法的精准性和效率。加强网信部门与公安、司法等部门的合作,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形成打击网络违法犯罪的合力。加强网络法治宣传教育,提升公众的法律意识和网络素养,形成全社会共同维护网络空间法治的良好氛围。建立国际网络安全合作机制,共同应对跨境网络犯罪和网络威胁,提升全球网络空间的安全水平。
(作者为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牛乐耕
奋进新征程,不忘来时路。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大道上,让我们向千千万万的老兵们学习、致敬,凝聚最强大的精神动力,勇毅前行。[详细]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重大任务,明确改革路径和具体举措,为新时代新征程文化改革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深入贯彻落实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一系列重大部署和举措,[详细]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着力解决干部乱作为、不作为、不敢为、不善为问题。”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新征程上,落实好改革举措,必须有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建强干部队伍,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就是着力解决干部乱作为[详细]
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这是我们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有力保证[详细]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组织部门身在其中、重任在肩,必须发挥带头作用,努力学在深处、干在实处,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促进派、实干家。[详细]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凝结着党和人民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作出重要[详细]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要深化跨军地改革。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发展和安全、富国和强军,着眼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作出的战略部署,是巩固拓展国防和军队改革[详细]
制度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问题,制度稳则国家稳,制度强则国家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原则,其中一条就是“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实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内在要求以制度建设为主[详细]
社会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新时代党的社会工作,对于走好党的群众路线,把广大人民群众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社会领域各类组织健康发展,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汇聚全社会推进改革发展的智慧和力量,具有十[详细]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发挥‘一国两制’制度优势,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背靠祖国的强大支持和粤港澳大湾区广阔腹地,依靠自身不懈努力,未来的香港将更加光彩夺目。[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