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编辑:牛乐耕
李 拯
日前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向“新”而行、因“新”而进,迈出了高质量发展的铿锵步履。即日起,本版推出系列评论,关注经济发展中的新亮点,从悄然发生的变化观察发展全局,与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一道增强信心、鼓舞干劲。
——编 者
一辆新能源汽车,需要超过1万个软硬件才能“连珠成串”;坐在驾驶舱内,可遥控千里之外的矿山无人挖掘机……不久前举行的第二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链”会友、聚“链”成群,展现中国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态势,推动供应链成为国际合作的“共赢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利用互联网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的改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发挥数字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今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特别是,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新的增长动能不断积聚,为实现全年目标任务注入强劲动力,更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新动能是抽象的,但观察样本可以是具体的。中小企业是推动创新、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围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链条上最多的也是中小企业。观察数量庞大的中小企业,最能直观感受中国经济脉动。
今天,更多传统工厂经过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正迸发出大能量。在安徽界首,走进一家纺织工厂车间,看不到油漆斑驳,听不见机床轰鸣,闻不到刺鼻机油,主机设备数控化率100%,单位产量提高30%,吨纱综合能耗降低25%,通过智慧操控系统,几名工人就可以管理整个生产线。一个县级市的数字化工厂,映照着数以千万计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浪潮。
人们常说中国制造处于“微笑曲线”的底部,如今,借助数字赋能,就连小工厂也开始向两端延伸。一些数字化平台推出3D智能设计工具,大幅降低设计门槛,中小企业即便没有专业设计团队,也能借此满足个性化定制需求。还有数字化平台基于数据底座推出“AI设计师”,输入服装元素标签,就可以帮助小工厂生成多种款式。
有数据显示,98.8%的中小企业已经开启数字化转型。如果说智能工厂代表着中国智造的高度,那么千千万万传统工厂的转型升级,则代表着中国智造的广度。二者共同为构建高效、韧性、智慧产业链供应链打下坚实基础。
不只是再造生产流程、提升产品质量,数字化、智能化升级还让无数个传统工厂延伸触角,形成更高效的产业链供应链生态系统。
中小企业获客难,如何快速获得订单?工业互联网可以更加精准实现供需对接,发挥小工厂“小单快反”的灵活性。江苏苏州一家机械加工厂,订单量一度下滑严重。艰难时刻,该企业加入了上海一家工业互联网服务平台。这家平台通过软件拆解订单图纸,再与适合的工厂匹配,帮助该企业接到来自医疗、航空、自动化等多个行业的零部件订单,缓解了经营困难。
中小企业融资难,如何适时获得融资?工业互联网通过上下游企业的信用联动,为中小企业提供特殊的信用担保。凭借浙江省“电机产业大脑”首笔数字信用凭证,一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快速获得了30万元贷款,解了燃眉之急。依托核心企业的信用,充分发挥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作用,中小企业融资更便捷。
以往,出海似乎是大企业的标配,中小企业往往只能“望洋兴叹”;如今,插上数字化翅膀之后,中小企业的产品也开启了壮阔的出海征程,大大拓展了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广度和深度。
小工厂亦能产生大链接,让供应链更有韧性。江苏一家精密制造企业加入数字化贸易平台后,经过几个月的技术攻关,为国外一家电解槽高新技术公司提供核心部件双极板,业务量大幅增加,年产值从约600万元迅速提升到1000万元。大量中小企业通过数字化跻身海外企业的核心供应商,不仅实现了自身的发展壮大,更让中国与世界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
小工厂也可开拓大市场,让跨境电商花样翻新。在一家出海服务商的总部办公室,一块块大屏实时跳动着来自海外的市场“信号”。借助海外社交媒体进行大数据分析,企业可以知道哪一款产品有多少人关注、点击,有多少人下单或有付费意愿,从而更精准地进行生产销售。小工厂恰能发挥小批量、多样化、反应快的优势,及时匹配海外消费需求。
从传统工厂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看经济发展全局,这些如毛细血管般遍布中国经济机体的中小企业开启了浩荡的转型之路,足见数字化、智能化渗透之深、普及之广,这将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打开无限想象空间,为经济增长孵化出无数活跃的发动机。可以说,工厂变智慧的背后,正是新旧动能的加快转换,是经济结构的持续优化,是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潮流。基本盘稳固,新动能充沛,中国经济必能攻坚克难、赢得长远发展。
小工厂产生大价值,老厂房有了新本领,这些细小的变化映照着远大的前程。“只要笃定信心、稳中求进,就一定能实现我们的既定目标。”
责任编辑:牛乐耕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在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征程上,制度型开放必将发挥更加关键的作用。[详细]
只有按照规律行事,才能取得更好的工作实效和成绩。五个“必须统筹”是做好经济工作的重要规律性认识,要牢牢把握。学习好、领会好、运用好习近平经济思想,坚持用科学方法谋划和推进经济工作,我们定能掌握发展主动、做到行稳致远。[详细]
无论人工智能发展到何种程度,它都源自人类的设计,都是人类智慧的延伸。人工智能代劳得越来越多、变得越来越智慧,我们必须做好防范,确保它始终是“朋友”。[详细]
“我是离开最晚的那一个,我是开工最早的那一个,我是想到自己最少的那一个,我是坚守到最后的那一个,我是行动最快的那一个,我是牵挂大家最多的那一个……”搞清楚“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才能永葆共产党人的本色。[详细]
历史和现实都充分表明,文化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作用。新征程上,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战略部署,不断提升文化的思想引领力、知识创造力、生产供给力、国际传播力,为经济社会[详细]
守正就不会迷失方向,创新就不会停滞不前。坚持守正创新,把该改的、能改的改好、改到位,把不能改的坚决守住,破立并举、先立后破,必能激发改革的强大活力,打开改革发展新天地。[详细]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详细]
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增进基层党员干部的法治意识和法治精神,在社会上积极培育时代新风新貌,有助于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详细]
推动改革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取得新突破新成效。加强前瞻性研究,使制定的规划和政策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顺应时代发展新趋势、实践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详细]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把握好目标任务的长期性和阶段性,把短期、中期、长期发展目标衔接起来,将谋划长远和干在当下结合起来,扎扎实实向前推进。[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