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编辑:牛乐耕
孟繁哲
无论人工智能发展到何种程度,它都源自人类的设计,都是人类智慧的延伸
在浙江乌镇采访,各种人工智能科技,令人大开眼界。
裸眼3D视频通话体验舱内,通话双方的影像立体呈现在屏幕上,相隔万里也仿佛触手可及;站在一块绿幕前几秒钟,就能获取一段由自己担任主角的智能影片;机器人拾起两棵种苗,一只“手”去头、另一只“手”去根,再放到中间自动嫁接,速度可达每小时700株……在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上,人工智能领域的新产品、新应用亮点纷呈,引人关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工智能是引领这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具有溢出带动性很强的‘头雁’效应。”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开展‘人工智能+’行动”。《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4》蓝皮书显示,2023年我国新增人工智能企业148家,人工智能核心企业数量超过4500家;截至2023年底,人工智能发明专利有效量达到37.8万件,同比增速超40%。从基础软件到人形机器人,从大模型到算力网,人工智能不断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如果说互联网的主要价值是以平台连接人、商品、信息和服务,那么人工智能的作用则是“赋能”,为更好地满足生活、工作需求提供强大工具。比如,利用药物分子大模型,一家医药企业在一天内完成百万级别的药物虚拟筛选。又如,某高校科研团队运用算法实现电解液分子性质快速预测与精准定向设计。一名企业家在乌镇峰会上感慨,“我们已经身处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技术变革时刻”。展望未来,智能医疗能帮助医生精准诊断,智能教育可为每个学生配备数字教师,智能机器人能照顾老年人的起居生活……提供生活便利、助力精准生产,人工智能技术大有用武之地。
从较长的历史周期看,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工具的颠覆式创新,往往能增进人类福祉,同时也会带来风险和挑战。人工智能也不例外。一些极端案例提醒我们,在推动技术发展的过程中,要审慎评估其社会影响,确保技术向善。现实中,人工智能代写毕业论文、年终总结的案例已经出现。人们不禁担忧,高歌猛进的人工智能,有没有可能化身侵犯个人隐私的帮凶,或是成为实施诈骗犯罪的廉价工具?这呼唤我们从法律、道德和社会治理的角度未雨绸缪、采取行动。
有人将人工智能技术的到来比作“盛夏的大雨”,它“在我们还来不及撑开伞时,就已扑面而来”。目前,人工智能的能力在很多方面已经足以媲美人类大脑,但不能从价值上去准确分辨是非对错。这意味着,有必要从多个方面加强对人工智能的监管和规范。近年来,包括我国在内的多个国家出台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管理办法和监管原则,正是为了确保技术真正地服务于人、造福社会。
无论人工智能发展到何种程度,它都源自人类的设计,都是人类智慧的延伸。人工智能代劳得越来越多、变得越来越智慧,我们必须做好防范,确保它始终是“朋友”。
责任编辑:牛乐耕
无论人工智能发展到何种程度,它都源自人类的设计,都是人类智慧的延伸。人工智能代劳得越来越多、变得越来越智慧,我们必须做好防范,确保它始终是“朋友”。[详细]
“我是离开最晚的那一个,我是开工最早的那一个,我是想到自己最少的那一个,我是坚守到最后的那一个,我是行动最快的那一个,我是牵挂大家最多的那一个……”搞清楚“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才能永葆共产党人的本色。[详细]
历史和现实都充分表明,文化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作用。新征程上,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战略部署,不断提升文化的思想引领力、知识创造力、生产供给力、国际传播力,为经济社会[详细]
守正就不会迷失方向,创新就不会停滞不前。坚持守正创新,把该改的、能改的改好、改到位,把不能改的坚决守住,破立并举、先立后破,必能激发改革的强大活力,打开改革发展新天地。[详细]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详细]
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增进基层党员干部的法治意识和法治精神,在社会上积极培育时代新风新貌,有助于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详细]
推动改革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取得新突破新成效。加强前瞻性研究,使制定的规划和政策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顺应时代发展新趋势、实践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详细]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把握好目标任务的长期性和阶段性,把短期、中期、长期发展目标衔接起来,将谋划长远和干在当下结合起来,扎扎实实向前推进。[详细]
个别党员干部干工作,为了解决一个问题,结果却导致出现另一个问题甚至一些更棘手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有些事情是不是好事实事,不能只看群众眼前的需求,还要看是否会有后遗症,是否会‘解决一个问题,留下十个遗憾’。”[详细]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系统部署,充分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坚强决心和强烈使命担当。[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