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之光

理论微信 新浪微博 山东手机报·移动客户端 大众网

大众网>首页>文史哲教

谍战剧:勿让“浅创作”变致命伤

2017-01-17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作者:于文秀

  作者:黑龙江大学文学院 于文秀

  自2002年电视连续剧《誓言无声》播出后,谍战剧一直是我国荧屏表现的热门题材,不仅引发一轮轮收视热潮,还成为本土影视文化生产的重要板块。近年恰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七七事变”80周年等重要节点,谍战剧也融入了越来越多的抗日元素,抗日谍战剧应运而生且备受热捧,如近期上演的《伪装者》《王大花的革命生涯》《麻雀》《无名者》《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信者无敌》《一发千钧》等电视剧皆属这一题材。纵观此类题材,不乏一些制作精良的优秀剧目,创作人员也在力避“雷剧”、“神剧”等问题,但总体上仍存在题材扎堆、剧情套路化、剧本质量欠佳等问题,特别是剧作脱离现实根基、缺乏艺术质感等“浅创作”倾向较为严重。近年来抗日谍战剧看似繁盛,但真正能获得观众好评的却寥寥无几。

  抗日谍战题材集政治、战争、历史、理想、信仰、爱情、悬疑等元素于一体,因其惊险刺激的故事情节而获得了不错的收视效果,这也是影视投资方和制作方趋之若鹜纷纷投拍的主要原因。其中,有两个较为成功的剧目——《伪装者》和《王大花的革命生涯》,分别代表了抗日谍战剧的两种范式或探索路径。前者是一部表演和制作皆精良的“高冷”偶像剧,而后者则是一部有“生活质感”的另类轻喜剧。两部剧成功的关键在于,它们都在一定程度上兼顾艺术真实与人性深度,既重故事又重人物,加之不落俗套的故事构架、丰富而深刻的情感表达,因而受到广大观众的追捧和好评。但二者在追求悬疑性、故事性、英雄性、反战性等谍战剧特质的过程中,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如《伪装者》中主要人物明氏兄弟的身世过于离奇,使整体故事有架空感;《王大花的革命生涯》对多角爱情的传奇性渲染不免削弱了其艺术性。而其他一些抗日谍战剧的“浅创作”现象更为严重。

  首先,谍战题材作品批量生产现象严重,剧情存在不同程度的套路化和低水平重复问题。眼下,多家卫视播出的抗日谍战剧并不乏艺术名家的加盟和有潜质的文艺新人担纲,具有较高的艺术表现力和观赏性,但似曾相识的剧本构思模式及其批量生产的创作状况,难免会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有的作品还由其原班创作人员拍摄成几部系列剧或单元剧,形成了流水线生产模式。但无论是批量化生产还是流水线生产,本质上都是在相互模仿甚至是拼凑和“扒剧”。制作方仅仅关心眼前市场,只注重好导演、好演员的市场号召力、关注度,忽视了剧本质量对影视作品的重要影响,这就背离了影视艺术创作规律。

  其次,人物塑造的平面化和剧情的单调化等问题突出。一些作品在表现敌我较量的过程中,缺乏合理的剧情设计,往往将对手表现得过于愚蠢,这种手法对于突出主角形象并无益处,同时也会使剧情设计单调乏味。即使如《伪装者》和《王大花的革命生涯》这样比较成功的作品,人物性格变化也缺乏细致铺垫与合理演进,导致很多细节经不起推敲。还有些电视剧中的人物设计存在不同程度的雷同化现象,如我方潜伏者多是全能的奇才,具备超人般的英勇与智慧,常常能够神奇脱险或化险为夷,特别是一些女特工的形象苍白空泛而又符号化,难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誓言无声》的编剧之一钱滨曾说:“不计质量的写作最终会害死谍战剧的。”的确,外表光鲜却内蕴空泛、艺术表现力不足已成为我国影视艺术的“致命伤”,抗日谍战剧的功利化、快餐化、跟风化等“浅创作”现象即是鲜明案例。无论如何,“抗日”和“谍战”只是故事题材或剧作类型,其文艺特质不能缺失,人性、情感、意义等应有的本真内涵与艺术本质不能失去。当下的“浅创作”必然导致观众的审美疲劳与厌倦,不仅有悖于艺术创作规律,还不利于影视文化整体艺术水平的提升。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们的影视从业人员应敬畏艺术、敬畏观众,坚守初心、脚踏实地、深度耕耘,制作出更多有灵魂、有血性、有温度的影视精品,以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返回光明网首页]

初审编辑:牛乐耕

责任编辑:李士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