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之光

理论微信 新浪微博 山东手机报·移动客户端 大众网

大众网>首页>山东社科

对提升社会思潮研判水平的几点看法

2016-05-13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作者: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杨军

  当前我国社会思潮呈现多样并存、交锋交流,关注现实、论域宽广,借网扩展、“碎片”传播,引导舆论、积极作为的总体态势,这对社会思潮研判和应对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社会思潮发展的新态势,我国学界从多学科的角度加强了研究,在最近几年涌现了大批成果,其中不乏鞭辟入里、切中肯綮的精品佳作,这些作品既考察社会思潮的兴起背景和表现、社会思潮与社会生活的辩证关联,分析评判各种社会思潮的主要观点和实质,也研究它们所包含的意图,考察它们的社会影响,起到了推动研究、激浊扬清、咨政建言、教育大众的作用。

  但必须看到的是,我们的社会思潮研究还面临诸多问题,包括:社会思潮研究主体在学科分布上分散,在研究旨趣、研究方法和指导思想上多元;研究方法上未能将对社会思潮的“描写”与“评论”有机结合,处于或重“描写”或偏“评论”的状态,也存在着“描写”时实证不足、“评论”时辩证综合不够的局限;社会思潮的研究视角和维度需要进一步打开,研判的前瞻性急需加强,研究成果服务党和政府的决策、转化为引领大众的力量等方面仍有改善的空间。这些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思潮研判的科学性和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性。

  因此,当前需要提升社会思潮的研判水平,以应对社会思潮、加强学术引领。这不仅需要社会思潮研判主体主观条件的提升,而且需要加强社会思潮研判活动的组织。

  第一,动员、整合多学科学者参与社会思潮的研究。从已经出版和发表的成果来看,当前我国开展社会思潮研究的主要力量来自马克思主义学科,这体现了他们的政治敏锐性和坚持真理的责任感。由于我国社会思潮多元多样,涉及人文社会科学的多个学科,一些思潮有深厚历史渊源和西方学术背景,这对社会思潮研究者的学科视野、学问修养和思辨能力提出很高的要求。马克思主义学科的学者固然要孜孜以求,但是单靠这一学科的学者远远不够。应动员人文社会科学其他学科的学者参与进来,以特有的学科意识、学科话语和研究方法,深化对社会思潮的学术研究。

  第二,强化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能力。对社会思潮的研究,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特别是唯物史观的基本方法。从已经发表的文章来看,存在着就事论事、只看现象不触及本质、只看局部不能把握全局、只看当前不能把握趋势的情况,对社会思潮的发展规律、各种社会思潮的实质、各种社会思潮之间关系、社会思潮与马克思主义之间关系、社会思潮的传播机理等问题的分析论证缺乏深度,难以达到以理服人的效果。还有一些成果是简单重复他人的研究。因此,社会思潮的研究者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要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分析、评判其他思想理论的方法,深入到这些社会思潮的内部,增强对当前社会思潮的认知和分析能力。

  第三,构建社会思潮研判机制。当前我国社会思潮多样,传播途径多样,表现形式多样,一些错误思潮线上和线下活动结合,出现了组织化趋势。而我国当前社会思潮的研究还处于学者“单兵作战”的状态。这种方式不仅制约学者获得比较充分的社会思潮信息,也使学者难以把握社会思潮的全局,影响对社会思潮发展态势的正确判断和科学预测。因此,有必要建立社会思潮的研判机制,即指由一些信息收集处理机构和研究机构(研究者)、制度及运行规程等构成,能够整合多方力量、运用特定专业知识和科学方法,对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持续、积累的研究,以研究成果影响政府决策和公众认知的系统。以制度化、组织化的力量整合多方面多学科的力量和智慧,实现社会思潮研判的常态化、科学化,更好地发挥应对、引领社会思潮的整体功效。当前,我们党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我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鼓励制度创新,为研判机制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传播平台的多样化、大数据时代信息的丰富和全面,为研判社会思潮提供了更多的空间;我国社会思潮和舆情研究队伍的不断壮大,各级党组织和政府既有的自下而上征求意见、把握社会思想动态的工作方式,为研判机制建设提供了基础。

  第四,加强社会思潮研究的学术交流。当前社会思潮研究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学术领域。由于这一领域归属哪个学科尚不明确,可能也无法明确,以致直接以社会思潮研究为主题的学术交流活动比较少。已有的一些学术讨论会都是把社会思潮与其他问题交织在一起的,如基督教与中国社会思潮、现代社会心理与社会思潮等等,有议题宽泛、导向不清、问题不聚焦等缺憾。因此,要加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学术引领,就要加强社会思潮研究的学术交流活动,以学术交流活动推进社会思潮研究的深化、细化,提升学术研究质量,同时培养一批社会思潮研究的学术队伍。

  第五,开展对社会思潮研究的学术批判。当前我国的社会思潮研究,由于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和研究旨趣,很多研究成果在基本观点上是有分歧的。有的研究立场“中立”、观点偏颇,甚至肯定、维护一些错误思潮的观点,在社会上有负面影响。对此要高度关注,要开展积极的学术批判。

作者: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杨军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雨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