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冯媛媛
不久前,我买了一本专诉古代散文的书,读到了《陋室铭》,上面写着一句“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句诗,以前也是读过,毕竟卫队名字就是从《陋室铭》而来,但是赶至2018这个特殊的年份,这句话读来却是让人有着几分感叹。
在古人的眼中,世间万物皆有三魂七魄,任何一个美丽的景色处必是仙家府邸,洞天福地;或是灵物局地,龙神居处,这无疑是中国人内心的烂漫主义色彩的具体显现,但是这也是说明了一个道理,无论是什么都要有它自己的“魂”。
你看,两千多年前的大秦,因为有商鞅这一“魂”,从战国初期的第一弱国变成了宇吞六合,军展八荒的战国第一大国,被六国惧称“虎狼之秦”,而这一切仅只是因为秦国改革的“魂”——商鞅;而与大秦相对的则是明朝中期的张居正改革,张居正当年风头正正,太师,太傅,内阁首府于一身,大刀阔斧,改革军制政体,欲想把一大明瞬间脱胎换骨,可惜他却没能做到,他只是想改革,未查民情,未解民心,只做得了表面上的改革,未成改革之“魂”,改革终获得了一个败亡之势。
商鞅与张居正无疑都想做想做一个改变国家现状,青史留名的人,毕竟从古自今,文人骚客逐名利,横渠四句诉真理,但是,他们的最终成就却是大相径庭的。这是为何?为何改革的两大帝国一个宇吞八荒,一个百载而终?又为何二人的风评又是大不相同?这事无疑是让人惊叹的一件事,也让无数史学家扼腕叹息。而这也让我疑惑了数年,直到最近。
数月前,临得放暑假之期,我回到了自己的老家。看望了一番长辈后在闲聊中听长辈们提到了一本相册,便按耐不住自己的好奇心去看了一眼。看过之后,看着眼前的漫漫乡村,心里真是感慨万千。
当年的“百国旗”,如今成为了万紫千红的各色衣服;当年的粮票饭票,如今变成了数不清的粮仓米仓;而当年的山间小道,如今成为了一天天的八车长道;至于当年让人发愁的百里之距,却是被一辆辆农家汽车变成了短时之隙。而想到习近平主席今年4月10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作重要主旨演讲时强调的“中国改革开放必然成功,也一定能够成功!”,让我发现中国之改革开放不愧是有“魂”之革新,有“灵”之进取。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来,中国翻天又覆地;40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40年来,中国贡献响彻了世界!
回顾40年改革开放,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今天,中国人民完全可以自豪地说,改革开放这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
而40年来的改革开放,却是明晓了一个字——魂!商鞅为何成功革新了大秦,无疑是军功制已成大秦之魂;张居正操劳一生,为何大明仍是国势下降、天运不在,不过是因为仅以峻法治天下,无得魂灵引国势;改革开放仅仅四十年,为何中国奋起直跃百年,不过是改革有着革新之魂。
古人有云,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而史书清唱,革新有魂,进取有灵。今想之中国四十年之变化,联之世界四十年对中国之感悟,方感一念,今临笔有感,书诗而结:
踏浪游史观进取,泛舟漫江望革新。
四十年来风雨事,两千年去改革心。
山有灵兮江有龙,江山得魂翻身锦。
待得魂领今朝至,已是天翻地覆沁。
青岛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1703 赵鸿儒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冯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