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编辑:牛乐耕
周人杰
区域城市群与特色产业群持续崛起、比翼齐飞,争芳竞秀又美美与共,释放出“1+1>2”的协同效应,让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
这就是超大规模市场的体量优势,回旋从容空间广;这就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叠加效应,优势互补潜力大
今年以来,区域之间融合互动,发展均衡性逐步增强,经济新动能不断激发——
四川广安市与重庆渝北区携手共建川渝高竹新区,川渝两地首条跨省际“一站多点”班线客运“邻渝双城巴士”投入运行,双城经济圈“小管委会+大公司”的创新做法在全国推广。
进一扇门,办四地事,截至今年9月底,长三角“一网通办”政务服务已累计上线173项。构建“半小时”生活圈、“一小时”通勤圈、“24小时”包邮圈,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美好蓝图不断化为生动现实。
随着一系列重大区域战略稳步推进,区域经济“微循环”在协调发展中更加畅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当前,发展落差的势能不断变成协同发展的动能,让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更加强劲。
从“轨道上的京津冀”主骨架形成,到长江经济带运输“大动脉”能力大幅增强,从粤港澳大湾区北上南下“双向奔赴”,到长三角“GDP万亿之城”增至9个,协调发展亮点纷呈,深刻启示要善于把握区域差异,着力推动优势互补,既补各自的短板,又锻造共同的长板。
短板蕴藏机遇,弱项也是潜力;落差积蓄势能,关键在于转化。
从经济发展“洼地”到数字产业“高地”,甘肃庆阳市借“东数西算”工程起跳,签约数字经济企业870户,建成标准机架3.1万架,算力规模达3.4万P;以算育产,今年前10个月完成省外到位资金835.76亿元,招商引资对固定资产投资贡献度达65%。
南水北调累计向天津调水超102亿立方米,同时天津加快实施水厂扩建改造提升,用好来之不易的“南水”,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可靠的水资源支撑。
从“东数西算”到南水北调,借助重大工程稳步提升区域协调发展整体效能,我国区域板块发展平衡性将持续增强。
把落差变为势能,需要进一步创新工作机制,用改革的办法破除卡点堵点,形成更为紧密的协调发展格局。
12月1日,深圳居民赴香港旅游“一签多行”正式实施。明年元旦起,珠海户籍居民赴澳门旅游可以“一周一行”签注。这让当地群众享有更加便捷的“双城生活”,还能为区域内产业发展注入更多活力。基础设施的“硬联通”,规则机制的“软联通”,交往交融的“心联通”,大湾区多样化“接口”促进高效流动、共享共赢。
改革有深度,民生有温度。京张医疗合作启动以来,累计减少进京就诊患者149万余人次。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提质扩容、走深走实,将让群众有更强的获得感。
物理学中,从落差算势能求动力;揆诸经济学,由差异看互补谋发展。今年以来,各地积极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推动重大生产力布局在空间上更加优化。成渝两地加速打造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湖北武汉、鄂州等地共建光谷科创大走廊,湖南长株潭一体化迈向更高水平……区域城市群与特色产业群持续崛起、比翼齐飞,争芳竞秀又美美与共,释放出“1+1>2”的协同效应,让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
这就是超大规模市场的体量优势,回旋从容空间广;这就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叠加效应,优势互补潜力大。进一步提高政策措施的针对性、有效性,发挥比较优势、缩小发展差距,培育新动能,必将打造出更多新的增长极,推动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加快形成。
责任编辑:牛乐耕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在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征程上,制度型开放必将发挥更加关键的作用。[详细]
只有按照规律行事,才能取得更好的工作实效和成绩。五个“必须统筹”是做好经济工作的重要规律性认识,要牢牢把握。学习好、领会好、运用好习近平经济思想,坚持用科学方法谋划和推进经济工作,我们定能掌握发展主动、做到行稳致远。[详细]
无论人工智能发展到何种程度,它都源自人类的设计,都是人类智慧的延伸。人工智能代劳得越来越多、变得越来越智慧,我们必须做好防范,确保它始终是“朋友”。[详细]
“我是离开最晚的那一个,我是开工最早的那一个,我是想到自己最少的那一个,我是坚守到最后的那一个,我是行动最快的那一个,我是牵挂大家最多的那一个……”搞清楚“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才能永葆共产党人的本色。[详细]
历史和现实都充分表明,文化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作用。新征程上,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战略部署,不断提升文化的思想引领力、知识创造力、生产供给力、国际传播力,为经济社会[详细]
守正就不会迷失方向,创新就不会停滞不前。坚持守正创新,把该改的、能改的改好、改到位,把不能改的坚决守住,破立并举、先立后破,必能激发改革的强大活力,打开改革发展新天地。[详细]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详细]
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增进基层党员干部的法治意识和法治精神,在社会上积极培育时代新风新貌,有助于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详细]
推动改革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取得新突破新成效。加强前瞻性研究,使制定的规划和政策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顺应时代发展新趋势、实践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详细]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把握好目标任务的长期性和阶段性,把短期、中期、长期发展目标衔接起来,将谋划长远和干在当下结合起来,扎扎实实向前推进。[详细]